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doc

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doc

ID:52384845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doc_第1页
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doc_第2页
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doc_第3页
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郯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鄰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一、山东省及鄰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现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或收获机械将秸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面,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山东省从2002年开始,将此项技术列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建设内容,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从2003年开始,农业部先后在惠民县、昌邑市、章丘市设立了部级示范推广县,2005年,这三个县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14.6万亩,三年累计实施面积达23.6万亩。除农业部项目点外,淄博、潍坊、聊城、泰安、烟台等市也相继开展了

2、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覆盖十几个市20多个县、区。2007年,全省共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3万亩,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鄰城县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目前鄴城县有132台玉米收获机,能满足此项技术所要求得秸杆粉碎抛洒地面的需要,有215台免耕播种机能满足此项技术所要求的免(少)耕播种的需要,虽然难度很人,但只要搞好试验示范、引导,让农民看到此项技术的优越性、实用性,逐步推开是有希望的。二、保护性耕作的基本特征及基本技术1•基本特征:一是必须取消锋式犁耕翻。二是免耕或少耕播种,尽量少动土。三是播种时必须有大量的碎秸杆覆盖地表。2.基本技术:一是秸杆覆

3、盖技术。二是免耕或少耕施肥播种技术。三是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四是深松技术。三、鄰城县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1.免耕播种技术:包括玉米免耕套播和小麦免耕播种两种A、玉米免耕套播作业。使用现有的玉米套播楼在麦收前进行半机械化玉米套播,播种量一般为1.5〜2.5kg/亩,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oB、小麦免耕播种作业。选择2BMF-10/5型小麦免耕播种机,播种量一般为6〜12kg/亩,播种深度一般在2~4cm,播后盖严压实。C、选择优良品种,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播前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2.秸秆覆盖

4、技术包括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覆盖技术两种,要求播种后秸秆覆盖率不小于30%,并能满足后续环节作业。A、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后抛洒地表;或实施小麦高留茬作业,留茬高度25cm以上。也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抛洒装置。B、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方式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或秸秆还田机作业,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cm,以达到小麦免耕播种作业耍求。如秸秆量过大或地表不平时,可进行地表处理。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1・推广此项技术能实现“四节、三增、二省、一保护”“四节一是秸杆还n,节省化肥使用;二是蓄水保塢,提高水分利用率;三是减少机械进地次数,节约能源

5、;四是减少作业环节,节约作业成本。“三增3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二省”:省时、省工。“一保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保护性耕作是农民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作业坏节减少,作业成本降低,增加粮食产量5〜10%,农民增收节支100元左右,同时省工、省时、省钱、增产、增收、节省出大批劳力从事非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3.保护性耕作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需要传流耕作模式蓄水保墻能力低,水分蒸发快,地表径流量大。保护性耕作由于秸杆覆盖,降低地表水分蒸发,加大天然降水入渗率,蓄水保境,节约水资源。4•保护性耕作是发展节约型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保护

6、性耕作拓展了秸杆利用的新领域,使秸杆变废为宝,减少秸杆焚烧现象或乱堆乱放,保护了环境。5•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鄰城县农机化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滞后影响了鄰城县整体机械化进程,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行收获和收获后小麦播种困难两个方面。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玉米免耕直播技术解决了玉米对行收获问题,小麦免耕播种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后,耕地环节多,小麦常规播种难,作业成本高,农民难以接受的问题。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乂能带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