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ID:5239459

大小:3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6

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寄生蜂对蚜虫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寄生蜂是蚜虫的重要天敌之一,其控制效果受气候、天敌、农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了这几个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蚜虫寄生蜂的保护与利用、寄生蜂的引进与释放等提供参考。关键词:寄生蜂;蚜虫;气候;天敌;农药;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4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478-04寄生蜂是蚜虫的重要天敌之一,对蚜虫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如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对桃蚜(Myzuspersicae)的寄生率一般为20.00%~60.00%,最高可达89.16%[1]。常见的蚜虫寄生蜂在

2、分类上涉及到蚜茧蜂(Aphidiidae)和蚜小蜂(Aphelinidae)2个科,目前中国已经报道了18个属100余种的蚜茧蜂和2个亚属28种的蚜小蜂[2]。蚜虫寄生蜂的个体较小,研究相对比较困难。中国在20世纪中期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1960年对苹果绵蚜蚜小蜂(Aphelinus13mali)研究报告的发表,拉开了中国蚜虫寄生蜂研究的序幕。但早期的研究多局限于形态学和分类学方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关蚜虫寄生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寄生蜂防治蚜虫的效果波动较大,探寻其原因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气候的影响1.1温

3、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蚜虫寄生蜂的主要气候因子,它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寄生蜂,而寄生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直接决定其控制蚜虫的效果。1.1.1温度对寄生蜂寄生行为的影响温度对蚜虫寄生蜂的寄生行为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在低温情况下,由于寄主信息素的扩散受到影响,因此会导致寄生蜂搜寻寄主的时间延长、寄生率降低、产卵能力下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寄生蜂活动能力增强,搜寻寄主的速度加快,产卵能力增强。如在15℃条件下,当搜索区内寄主密度为10头/39cm2和20头/39cm2时,菜蚜茧蜂(Diaeretiellarapae)产卵管的冲刺数为0.00次/30min,直到密度达到50头/39cm2

4、时才攻击寄主;在搜索区内寄主密度均为100头/39cm2的条件下,当温度在15℃时产卵管的冲刺数为28.28次/30min,23℃时冲刺数为87.53次/30min;寄生蜂在23℃时均高于在15℃和18℃时对寄主的搜索能力和攻击率。13寄生蜂寄生行为均有最适温度要求,且最适温度因寄生蜂而异。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率都会下降,控制蚜虫的效果也随之降低。一般可以通过功能反应找到这个温度,如苹果绵蚜蚜小蜂寄生于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的最适温度为22℃,菜蚜茧蜂寄生于桃蚜的最适温度为23℃,棉蚜茧蜂(Lysiphlebiajaponica

5、)寄生于棉蚜(Aphisgossypii)的最适温度为22~25℃[3]。此外,寄生蜂与其寄主蚜虫所要求的最适温度并不一定一致,如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当环境温度在25℃时桃赤蚜蚜茧蜂(Aphidiusmatricariae)对其攻击率较低,但引进的科列马·阿布拉小蜂(Aphidiuscolemani)和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testaceipes)对其攻击率较高,对麦二叉蚜有较好的控制效果[4]。1.1.2温度对寄生蜂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与蚜虫寄生蜂的寿命和发育历期等密切相关。在适温范围内,寄生蜂的寿

6、命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如在不同温度下观察烟蚜茧蜂雌蜂的寿命,10℃时为266.4h,15℃时为116.8h,20℃时为112.2h,25℃时为100.8h,30℃时为108.0h[5]。在不同室温条件下棉蚜茧蜂也表现出相同趋势,18℃时雌蜂和雄蜂的寿命分别为74.4h和79.2h,25℃时分别为41.5h和38.4h,35℃时则分别缩短为12.0h和14.4h[3]。蚜虫寄生蜂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如设10、15、20、25和3013℃共5个恒温处理,烟蚜茧蜂卵的发育历期在10℃时平均为36.3d,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在25℃时历期最短,为

7、10.7d,当温度达30℃时则延长到11.6d[5]。棉蚜茧蜂的发育历期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时平均需要19.8d出蜂;至30℃时出蜂时间最短,平均为7.3d;但当温度升高至33℃时发育历期却有所延长,平均需10.2d出蜂[3]。1.1.3温度对寄生蜂体色的影响蚜虫寄生蜂体色及其寄生后所形成的僵蚜体色常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烟蚜茧蜂寄生于蚜虫后,形成的僵蚜和僵蚜中羽化出的蚜茧蜂体色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加深,这会给近似种的鉴定带来一定的影响。1.1.4温度对寄生蜂滞育的影响温度和光周期是影响寄生蜂滞育的主要因素,但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