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二礼仪.ppt

教师礼仪二礼仪.ppt

ID:52413105

大小:333.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4-05

教师礼仪二礼仪.ppt_第1页
教师礼仪二礼仪.ppt_第2页
教师礼仪二礼仪.ppt_第3页
教师礼仪二礼仪.ppt_第4页
教师礼仪二礼仪.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礼仪二礼仪.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GONGWUYUANLIYI教师礼仪主要内容提纲第一部分礼仪的内涵与实质第二部分礼仪实践●空间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服饰礼仪●社交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餐饮礼仪●涉外礼仪馈赠礼仪●礼仪与自身素质修养GONGWUYUANLIYI第一部分礼仪的内涵与实质引论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高尚的礼仪能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的

2、文化素养。礼仪可以使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为社会人际交往、处理好各种关系铺平道路,也为人们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助一臂之力。GONGWUYUANLIYI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教育家对礼的重要性都做过精辟的论述。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颜元先生则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礼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礼仪修养是公务员必备的基本素质.礼仪作为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影响着集体、国家、民族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GONGWUYUANL

3、IYI一、礼仪的内涵1、礼是什麽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几个层面:第一,礼是人类别于禽兽的标志;第二,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第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第四,礼是指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第五,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第六,礼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第七,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现代礼仪概念的内涵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内容,概括为:1.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意,以令人

4、愉快的方式通过美好的仪表形式、规范的言谈举止表达出来,就是礼仪.[德诚于内,礼行于外]2.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礼仪虽然对人有较强的约束力,看似“装点门面”,而实则能美化人们形神统一的良好形象,使人的能力和智慧闪光,令人因温文尔雅和礼貌文明而处处受欢迎,礼仪是一封永远的介绍信。“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二、礼仪的实质孔子在谈到礼的实质和作用时说

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是说,内敬外恭,平等有礼,能促进人的交往和友谊。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礼仪的实质在于“恭敬”。“不敬则礼不行。”敬人敬事敬物三、礼仪的原则与特征(一)礼仪的原则1尊重原则※2遵守原则3适度原则4自律原则5互动原则(礼尚往来)6宽容原则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体现在细节上.关照小事,成就大事._[周恩来](二)礼仪的特征礼仪具有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时代发展性等特征。四、提高礼仪修养的途径多学习提高文化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慧于中而秀于外。2、接受规范的礼仪训练。3、模仿观

6、察,多与成功人士交往,或读他们的传记作品,感悟他们的人格魅力。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和谐的统一.第二部分礼仪实践空间礼仪每一个人都有既适合环境,也适合自己的“小世界”或叫“领土范围”。如果他人越界,进入属于某人在一定条件下的空间范围时,他就会局促不安,甚至反抗。保护自己的人际空间,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际空间,从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人格,是空间礼仪的重要内容。有趣的试验豪猪般的距离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时自己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

7、恼怒起来。那么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应保持怎样的空间距离呢?一、四种区域或距离●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15厘米,15厘米~44厘米]●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46~76厘米,76~122厘米]。●社交距离[这种距离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1.2~2.1米,2.1~3.7米]●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之间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约3.7~7.6米,远范围在7.6米之外]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

8、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根据不同的情境及关系选择正确的人际距离是至关重要的。二、社交空间礼仪1、餐桌位次。2、交谈的最佳距离和角度。3、乘车礼仪。4、会议位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