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doc

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doc

ID:52418248

大小:5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慢性盆腔炎多系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彻底治疗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炎症病史。病情较顽固,常因腹痛、流血、界位妊娠等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笔者采用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将9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年龄22-48岁,均为已婚妇女,孕产次不等,大多数有妊娠、分娩、流产、上取环等宫腔操作史。方法:第一组病人为月经期治疗,第二组病人在非月经期治疗。具体方法是患者在来月经第一天开始静点甲硝口坐250

2、ml、青霉索800万单位及地塞米松5m1加入5%葡萄糖250ml液体中,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为了防止衣原体感染,可口服红霉素5天,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可将青霉素改为庆大霉素24万单位静点。同时内服中药桂枝茯苓胶囊。第二组用药方法同第一组。治疗效果:在第一组病人中经一个疗程7天治疗,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消失者有46例,占95.9%°治疗7-10天症状消失者3例,占4.1%。在第二组病人中,7天以内自学症状消失者有18例,占36.74%,治疗7-10天症状消失者为21例,占42.86%,10-14天症状消失者1

3、0例,占204%。二讨论盆腔炎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主要致病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及淋菌,近年来乂发现衣原体导致的感染。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很多,本文通过对98例患者采用同一治疗方法,不同吋间治疗的临床观察发现,月经期治疗组效果优于非月经期治疗组。其优点如下:1•月经期子宫腔内及阴道内pH値的改变及流血易使细菌繁殖活跃,月经期用大量抗生素可将细菌消灭丁繁殖前或繁殖期。2•月经期盆腔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药物渗透,更好地发挥其药效。3•月经期子宫内膜脫落,使感染内膜脫掉,在大量抗生索作

4、用下形成新的无感染内膜。4•有利于不孕症治疗,对经期腹痛、经期延长、流血有明显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