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

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

ID:52441788

大小:2.6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4-06

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_第1页
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_第2页
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_第3页
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_第4页
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第十二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新行为主义1913—1930早期行为主义(华生)1930—1960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1960—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第一节新行为主义的产生及特征一、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原因(一)操作主义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末由布里奇曼创立,把“概念等同于一组操作”)(二)行为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肌跳心理学”“无头脑心理学”二、新行为主义的特征(一)哲学上以操作主义为基础,强调采用操作分析的方法。(二)强调对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三)研究动物行为的操作过程。三、早期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的异同相同点: 研究对象:行为研究任务:预测、控制、应用研究方法:自然

2、观察、实验观察、条件反射等。不同点:哲学基础不同:新实在论操作主义研究内容不同:S—RS-O-R分子行为整体行为研究方法上:新行为主义更重视操作过程第二节 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一、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客观目的)与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主观本能的)麦独孤(1871—1938)英国心理学家,剑桥毕业,曾从教于牛津大学,1920年后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任教授。受布伦塔诺(意动)、沃德(意向)等影响,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是有目的的活动”——自立一家为目的心理学。后强调本能的行为驱动力作用,形成策动心理学。(希腊语horme——策动,与行动倾向、动机意义相近)

3、二、 托尔曼生平与著述(一)生平(1886—1959)1915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受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的影响。(二)著述《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1932)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一)目的性行为主义1.分子行为与整体行为的划分2.整体行为的特征:目标;认知特征(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最小努力原则;可以教育。(二)中介变量(O)1.行为最初原因有五种自变量组成:环境刺激;内驱力;遗传;训练和年龄。2.早期两种变量:需求变量(动机)和认知变量(对情境、目标的认知)。3.晚期三种变量:欲求系统(原需求变量)、行为空间(某时刻知觉到具有某种引拒值的事物)、信念—价值排序

4、(三)学习理论1.符号学习论学习非行为反应而是形成“认知地图”。位置学习的实验、“阻塞”实验2.潜伏学习没强化时的学习结果呈潜伏状态。第三节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一、赫尔的生平与著述早年对数学感兴趣,1927年后,以条件反射实验为基础演绎出行为规律。著作:1943年出版《行为的原理:行为理论导论》二、赫尔的心理学理论(一)假设—演绎理论体系的建立建立一套可验证的、有严格逻辑依据的刺激、中间变量及反应之间的公设和定理。(二)赫尔的行为原理(学习理论)1.学习的性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2.学习的基本条件:强化下刺激与反应的接近。习惯强度(SHR):反应被强化次数的函数3.

5、行为的动力:内驱力(D)反应势能:SER=D•SHR4、行为的抑制与消退抑制分为反应抑制(IR)与条件抑制(SIR)SER=D•SHR–(IR+SIR)三、评价(略)第四节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一、生平与著述(一)生平(1904—1990)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工作了50多年。1958年、1968年、1971年分别获奖。(二)著述(302页)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一)研究对象和任务:对象:行为。任务:关注反应。可控的刺激情境与机体反应的函数关系。R=f(S)或R=f(SA)A为第三变量。(二)操作的条件作用应答性行为实验与操作性行为实验(斯金纳箱

6、)(三)实验研究 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消退和分化2.系列强化实验(强化的性质、程序、时间安排等)(四)操作强化原理的应用1.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2.言语行为3.社会控制计划—《沃尔登第二》三、评价积极方面:1.实验方法和技术精确值得借鉴。2.行为原理的广泛应用,很有价值。不足:研究的简单化、绝对化,缺乏理论指导、不揭示深层心理问题。第五节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罗推尔米契尔一、特征(一)坚持对行为的客观研究。(二)强调行为与认知的交互作用;(三)强调个体的积极性及自我调节的作用二、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一)生平与著述(1925—)1952年获博士学位,195

7、3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二)班杜拉的心理学思想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2.交互决定论(行为、环境影响与人的内在因素)3.自我调节论4.自我效能原理一、各大学派产生的时间、国家、代表人物,主要的标志性著作和文章与主要研究方法。二、解释概念:韦伯、冯特、布伦塔诺、惠太海默、托尔曼、桑代克梦的解析心理生活空间、意识流、形质、刺激错误、自由联想法、中介变量、基本焦虑、向上意志、生活风格、集体潜意识、心理物理场、意识阈、二重心理学、创造性综合、逃出自由说、单子论、符茨堡学派、潜意识、拓扑心理学、高峰体验实验内省法、神经症自我、空间知觉部位记号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