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

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

ID:52475274

大小:31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8

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_第1页
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_第2页
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_第3页
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_第4页
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类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题型1概括意象、意境特点整体建模设问方式①这首诗(词)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②这首诗(词)描绘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分析。③××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④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第二步:分析意象特征;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模板诗(词)中写了……意象,构成了一幅……画面,抒发了诗(词)人……的情感。典题示例(2009·全国Ⅰ卷)次石湖书扇韵①姜 

2、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改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叙述。答案:步骤一:描绘画面特征——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步骤二:列举景物——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步骤三:情

3、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跟踪训练1.(2010·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面题目。雨雪曲江 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①江总(519—594):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解析:①要对诗歌所描述的环境进行概述,需抓住关键词,如“雨雪”,天气状况——雨雪交加;“榆溪”“陇西”,地域特点——

4、偏远的边陲,“狐迹”“马蹄”——荒凉。②由“从军度陇西”知是士卒远征,“别路”与之对照,当指告别家乡之路。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2.(2009·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解析:重点把握“柔桑”“

5、嫩芽”“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黄犊”“斜日寒林”“暮鸦”的含意,体会其中的盎然情味,深厚意蕴。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题型2分析意象作用整体建模设问方式①诗(词)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②全诗(词)重点写了××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③分析××句中××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④请结合全诗(词)分析××意象的作用。答题步骤第一步:在诗(词)中找出问题要求的意象。第二步:指出意象的内涵或者描

6、绘出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第三步:明确意象的作用(情感、结构)。答题模板诗(词)中选用了××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图画(营造了……氛围),抒发了……之情。典题示例(2011·重庆卷)渡 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答案:步骤一:结合诗句分析——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步骤二:明确意象作用——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跟踪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

7、题。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解析:“孤舟”在诗中具有双关的特点,分析时要结合末句的景物描写。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串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江 上董 颖①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①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

8、潦倒,迫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