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doc

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doc

ID:52482479

大小:56.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8

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符合现代科学的含义现代科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科学知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或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本质与规律的系统知识,是实践经验的结晶;二是认识科学知识的活动,即认识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体,科学在本质丄又是一•种探索活动,是一个认识和创造过程。知识并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产物。科学不在于已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现代科学的含义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而且还要有效地传授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如果学生不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身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

2、对无法使他们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所以,现代化的教学,不仅要加强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2.符合科学知识的“重演”要求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而科学的教学过程则是科学知识的“重演”过程一一再生产过程;科学知识再生产过程应当以探究的形式重演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重演不是重复,它是根据教育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它对实际的科学活动过程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之成为典型化、简约化了的符合学生特点教学活动过程。学生所认识的科学知识,虽然相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获得科学知识,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按

3、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探究。3.符合“学为主体和教为主导”要求学生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实验探究教学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与科学研究活动是有区别的,在探究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而,都要受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正是这种种制约,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探究,他们的探究活动还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H的、有计划地来进行。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引导”,是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但不能是包办代替。教师的“导”正是为了以后的“不导”,也正是使学

4、生逐步成为真正独立的实验探究活动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