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

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

ID:52491008

大小:6.25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8

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_第1页
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_第2页
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_第3页
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_第4页
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6卷第11期2016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ERIODIC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46(11):032~043NOV.,2016综述海洋药源微藻研究进展。梁英,黄徐林,田传远,孟祥荣(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摘要:海洋微藻是海洋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从海洋微藻中筛选、分离和提取出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的活性物质。本文概述了蓝藻门(Cya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金藻门(Chryso

2、phyta)、红藻门(Rhod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及其它门类海洋微藻的药用研究现状,介绍了各门类常见的药源微藻种类、主要活性物质和药理特性,概述了目前活性物质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海洋微藻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通过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洋药源微藻提供参考。关键词:海洋药源微藻;活性物质;药理特性中图法分类号:$963.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174(2016)11—032—12DOl·10.16441/j.cnki.hdxb.20160155引用格式:梁英,黄徐林,田传远,等.海洋药源微藻

3、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11):32—43.LIANGYing,HUANGXu-Lin,TIANChuan-Yuan,eta1.Advancesinstudiesonmarinemedicinalmicroalgae[J].Period—ic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2016,46(11):32—4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日益重视,高疗效、低毒副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药物备受青睐。海洋是一个潜在的巨大药源宝库,其特殊的生态环境“炼就”了海洋生物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

4、途径和酶反应机制,从而保证了大多数海洋生物能够产生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和药用价值高的化合物[1

5、。海洋微藻在海洋生物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种类繁多、生长迅速、富含活性物质、可大规模培养等,近年来已被作为开发海洋药物广泛筛选的焦点[2-4

6、。目前已成功从海洋微藻中筛选、分离和提取出多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的活性物质,进一步为临床药物开发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5-7]。但微藻药物的成功开发以及进人临床应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可利用的药源微藻十分有限,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开发

7、和研究。目前有关海洋药物的综述大多聚焦于活性物质种类及其多种或某种药理功能的论述,其中大篇幅介绍大型海藻、细菌、真菌和海洋动物活性物质的药用特性[8-II],而对于各个门类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微藻,阐述不多。本文综述各门类中常见的海洋药源微藻种类,包括其含有的主要活性物质和药理特性,为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我国的海洋微藻种质资源以及推动海洋药源生物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1蓝藻门药源微藻蓝藻是一类结构简单,无典型细胞核的古老藻类,通常以丝状体或群体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海水、淡水、沙漠、土壤等环境中都可见到[121。蓝藻在正常生长过程中或环境

8、胁迫条件下会在胞内合成或向胞外分泌一些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如多糖、藻胆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等[13

9、。目前蓝藻门(Cya—nophyta)中研究较多的药源微藻有螺旋藻(Spirulinaspp.)、巨大鞘丝藻(Lyngbyamajuscule)、嗜盐隐杆藻(Aphanothecehalophytica)、席藻(Phormidiumspp.)、颤藻(Oscillatoriaspp.)、蓝杆藻(Cyanothecesp.)、聚球藻(Synechococcussp.)等。1.1螺旋藻螺旋藻隶属于蓝藻门颤藻目(Oscillatoriales)螺旋

10、藻属(Spirulina),是一种富含水溶性多糖、藻蓝蛋白、7一亚麻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成分的丝状蓝藻。*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l48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AA022001)资助SupportedbyNationalTechnologiesProgramofChinaduringthe12小Five-YearPlanPeriod(2011BADl4801);NationalHigh-TechRb-DProgramofChina(2014AA022001)收稿日期:2016—05—03;

11、修订日期:2016—06—30作者简介:梁英(1967一),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藻生理生化研究。E-mail:yliang@OUC.edu.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