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

《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

ID:53019223

大小:367.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2

《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_第1页
《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_第2页
《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_第3页
《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_第4页
《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2卷第3期渔业现代化Vo1.42No.32015年6月FISHERYMOI)ERNIZAT10NJun.2015DOI:10.3969/j.issn.1007-9580.2015.03.007饵料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刘晃,吴凡(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摘要:微藻是水产人工育苗重要基础保障,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微藻采收成本的高居不下,已经成为严重阻碍饵料微藻大规模培养和工业化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近些年微藻采收的各种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采收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微藻采收应使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技术

2、发展方向,以期对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微藻采收技术以及饵料微藻产业化发展提供帮助。关键词:水产养殖;微藻;采收;絮凝;富集与分离中图分类号:$9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580(2015)03-033-05饵料微藻在水产人工育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合自养微生物,均匀地分散悬浮在培养液中,形成地位,它既是贝类、对虾幼体和部分鱼类幼体的直稳定的分散系,因此难以自然沉降。以目前的微接开口饵料,也是淡海水浮游动物(轮虫、桡足藻培养技术,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较低,在开发式类、枝角类等)水产养殖次级饵料生物所必需的培养系统中,藻密度一般在1g/L以下¨,即使饵料。但是,由于微藻细胞

3、体积小(1—是在封闭式生物反应器中,其最大干重也不超过30m),密度低,采收比较困难且成本高,据测30g/Ll12]。藻液的低浓度可能造成过滤滤膜堵算,微藻采收成本占整个微藻产业链的20%一塞、离心动力消耗上升、能耗大幅增加、采收成本30%,是工业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限制因素4。。提高等问题,因此,国内外针对微藻的采收一般都因此,目前在水产养殖育苗中还是采用自给自足先对藻液进行预处理,而后再进行富集分离l1引。的生产方式,育苗场都配有较大面积的饵料微藻藻液预处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微藻表面性培养车间来提供育苗过程中所需的饵料微藻。质或悬浮液的溶液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以利于藻目前,

4、微藻采收方法主要有离心、过滤、絮凝、液的富集浓缩。气浮等。但微藻采收受藻细胞自身特征(大1.1预氧化小、密度等)的影响,饵料微藻培养的浓度低,细微藻预氧化是通过向藻液中添加氧化剂使微胞易损伤而破裂,且细胞稳定悬浮于培养液藻细胞表面发生改性,从而改变培养液的性质,有中J,给提高采收效率带来很大的挑战J。因利于微藻富集浓缩处理。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有预此,研发规模化、低成本的微藻采收技术是亟待解臭氧化、预氯化和高锰酸/高铁酸预氧化。研究表决的瓶颈问题之一_l。本文综述了微藻采收技明,采用预氧化处理藻液时,适当的剂量可促进微术,特别是近些年的新兴采收技术,分析了不同采藻絮凝,但过量后会

5、破坏微藻细胞,导致胞内物质收技术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并对采收技术的发大量释放,反而影响微藻絮凝_】。。但是,硅藻展作出展望,以期能给饵料微藻实现产业化提供类(Cyclotellasp.)对采用臭氧预氧化并不能起到借鉴。促进絮凝的作用。采用预氯化处理对不对称衣藻(Chamydomonasasymmetrica)、水生集胞藻1藻液预处理技术(Synechocystisaquatilis)和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微藻是个体小且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单细胞光tenuissima)效果较好,而对厚变浮游角星鼓藻收稿日期:2015-03.13修回日期:2015-04-29基金项目

6、:948项目“微藻规模化培养和采收技术合作研究(2013一s7)”作者简介:刘晃(1973一),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工程与渔业装备战略。E—mail:liuhuang@fmiri.ac.ca渔业现代化2015生(SnatatoruarCrassum)和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铝电极和氢电极电解生成铝离子和氢气微泡,铝flos—aquae)效果较差。离子可以使微藻絮凝,同时产生的氢气微泡可以1.2化学絮凝附着于絮凝体上使其上浮,从而实现微藻的富集。化学絮凝是微藻采收预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白晓磊等在工艺条件为pH9.00、极板电压技术之一,而且十分有效。

7、由于絮凝物能与培养13V、极板间距5.0—7.0am的情况下,对海水小基有效分离,大幅减少后续处理中藻液体积,同时球藻(Chlorellavulgaris)进行电解絮凝采收实验,絮凝后的絮凝体密度和颗粒增大,因此有利于离采收率可达80%以上。心或过滤。微藻细胞表面多带负电荷,其絮凝应太阳能盐桥电絮凝技术是由直流电源系统、使用阳离子絮凝剂,常用的阳离子絮凝剂包括金控制系统和盐桥系统组成,盐桥系统采用含镁离属盐类和高分子聚合物类。铝系金属盐和铁系金子的电解质,阴电极采用析氢电极网,阳电极采用属盐是使用最为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