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

ID:52499382

大小:1.00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_第1页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_第2页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_第3页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_第4页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4期海洋学报Vol畅35,No畅42013年7月ACTAOCEANOLOGICASINICAJuly2013Doi:10畅3969/j畅issn畅0253‐4193畅2013畅04畅015谢东风,潘存鸿,曹颖,等畅近50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J]畅海洋学报,2013,35(4):121—128畅XieDongfeng,PanCunhong,CaoYing,etal畅Decadalvariationsintheerosion/depositionpatternoftheHangzhouBayandtheirmecha‐nisminrecent50a[J]畅ActaOcean

2、ologicaSinica(inChinese),2013,35(4):121—128畅近50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1111谢东风,潘存鸿,曹颖,张伯虎(1畅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摘要:使用杭州湾1959-2010年的水下地形图,结合过去数十年来长江入海水沙量和钱塘江河口段冲淤变化状况,分析了近50a来杭州湾在长江入海泥沙量锐减和治江围涂等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冲淤变化规律及其物理机理。结果表明,乍浦以上区域近50a来处于较显著的淤积状态,且有自上向下发展的趋势,这种淤积主要是由于钱塘江河口治江缩窄工程所引起的;湾内地形发生了局部调整,部分小型潮流槽脊系统趋于消亡,地

3、形趋于平坦化,湾口北部2003年以后有转淤为冲的趋势,这与长江入海泥沙量锐减和该区域围垦工程等因素有关;1959-2003和2003-2010年两个时段,湾内泥沙淤积883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畅91×10和1畅66×10m。对于整个钱塘江河口系统而言,即自杭州湾湾口至钱塘江河口段的闸口断面,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尚不明显,2003年以后泥沙淤积速率甚至有所上升。杭州湾近50a的冲淤变化是人为强烈干预下的大流域-河口系统响应与中小流域-河口系统响应的调整结果。关键词:杭州湾;钱塘江河口;冲淤变化;滩涂围垦;地貌均衡态中图分类号:P736畅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419

4、3(2013)04‐0121‐08长江入海泥沙向南扩散,其中一部分在潮流作用1引言下输入杭州湾,这是杭州湾主要的物质来源,由于长[1-5]杭州湾是世界著名的喇叭形强潮河口湾,位于长江来沙的不断输入,杭州湾一直处于淤积状态。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上海市南部,北邻长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长江入海泥沙出现减少趋[6-8]江口,西连钱塘江,东临东海,与长江口和钱塘江河口势,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后长江入海泥沙呈现物质交换频繁(见图1)。杭州湾进出潮量巨大,湾顶急剧下降的趋势,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地貌演变、[1]澉浦最大潮差达9m,在强劲的潮流等水动力作用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表明,

5、目前长江输沙下,湾内冲淤强烈,地貌演变复杂。杭州湾具有丰富率已经低于三角洲生长的临界值,长江口三角洲区域的港口航运、滩涂等自然资源,其两岸是我国最发达已进入蚀退阶段,长江河口区新增滩涂面积减慢甚至的地区之一。对杭州湾动力、地貌、泥沙输运等问题转为侵蚀、水下三角洲前沿开始被侵蚀,营养盐、初级[6-10]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生产力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杭州湾而言,由于收稿日期:2010‐06‐23;修订日期:2012‐08‐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605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5100243);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R50035)。作者简介:谢东风

6、(1981-),男,四川省安岳县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海洋沉积动力学研究。E‐mail:eastwind111@hotmail畅com221海洋学报 35卷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的地貌演变机制。2研究区域杭州湾位于钱塘江河口的潮流段,其上游闻堰至澉浦为钱塘江河口段。杭州湾基本呈东西走向,从湾顶澉浦—西三断面到湾口芦潮港—镇海断面全长85km,湾口宽达98畅5km,海湾水域面2积为4800km。杭州湾湾口至乍浦海底地形平坦,平均水深为8~10m,在乍浦以西为一巨大的水下沙坎,床底逐渐抬升,至仓前附近高程约为4m。杭州湾中部主要为潮流槽脊区,滩槽交替,在北岸有一深槽,沿岸总长约为60km。水深一

7、般为10~15m,局部地区水深有20~40m。杭州湾与长江口和钱塘江口两大河口物质交换频繁。钱塘江水沙通量较小,1980年以来闸口以上年径流103量和输沙量分别约为3畅86×10m和3畅40[1]Mt。长江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图1 研究区域近50a来滩涂围垦范围四,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分别为83[16]8928×10m和398Mt,其中一部分扩散南长江入海泥沙通量的急剧减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