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

ID:52505760

大小:9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8

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1页
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2页
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3页
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4页
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花魂教学设计、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梅花魂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中心小学李静[设计思想]学生情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解、分析课文,在阅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方法的运用,能够体会人物情感,品味人物高尚品格。《梅花魂》这课把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之处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那些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这些人物的经历再次展示在学生眼前,凭借生活实际和文章内容的有机结合,相信学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受的。教学中,采用从整体

2、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以读带说,读中感悟,并借助多媒体辅助等方法理解课文。初步读课文,谈自己的浅淡的理解,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根据问题再次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读、说、看、听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特别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文中的13自然段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秉性加以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白外祖父不仅在赞赏梅花,还在喻人,更是想通过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来表达自己那颗爱国之心。通过欣赏《我的中国心》,让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感受那些漂流异乡的华侨虽身在异国,可那可那颗恋国之心从未动摇过,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升华。最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在给梅花图附诗上面。[教材分析]《梅花

3、魂》是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在其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句子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学习这种品格。2、抓住文中所讲的几件事,结合重点词句,联系古今有气节人物的相关资料,体会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的“魂”的含义。3、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教学难点]理解课

4、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梅花魂。(二)回顾内容: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说上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五件事)(三)质疑:1、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梅花魂”呢?2、外祖父仅仅是喜欢梅花吗?他到底喜欢什么?【设计意图:孑匚子曰:“温故而知新/从回顾文中的五件事入手,为学好新知做铺垫,继续探讨上节课留下的质疑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素养。】%1.深入学习,感受梅花魂(一)体会梅花的精神1、我们知道外祖父非常喜爱梅花。那么,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品格呢?你能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吗。课

5、件出示: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2、从这段话中,你知道梅花有什么样的精神?3、是啊,他就是与别的花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总结:老人对梅花的评价如此之高,可见他对梅花真是情有独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傲雪寒梅吧。4、出示梅花图片,感荧梅花品质。师:这就是梅花。它洁身自爱,一身傲骨;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一枝独秀;在皑皑白雪下,它竞放蓿蕾。这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品质怎能不令人赞叹?5、同学们,如果你是梅花,你会说什么呢?过渡:这梅花

6、不仅颜色冷艳,姿态优美,外祖父还觉得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6、指名读:谁来把4毎花的精神读给大家听。(二)体会民族气节1、提问: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外祖父仅仅是喜欢梅花吗?(不是)他到底喜欢谁?预设:(1)有气节的人。从哪看出来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小结:外祖父,不仅仅喜欢梅花,他更喜欢有气节的人。2、师出示资料:(出示图片)过渡: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具有民

7、族气节的人。屈原:当自己的祖国被秦国攻破时,他不苟活,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曾留下“汨罗江水滔滔泪,宁死不做亡国臣。”林则徐:他不畏惧外国列强,坚持虎门销烟,曾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司马迁:虽身受宫刑,却依然在监狱里写下了光辉伟大的著作——《史记》。小结:像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这些人虽身处逆境,却仍不屈不挠——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3、交流有气节的人(1)提问:那么,你了解的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民族气节的人都有谁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