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

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

ID:52507519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8

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1页
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2页
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3页
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4页
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预防医学着重研究环境因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些因索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及心理因素。研究人类面临的人口与环境、健康与疾病等关系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本质问题。“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岀的新的健康观,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心理因素対健康的影响,从焦虑、忧郁、紧张、恐惧、绝望以及酗酒、饮食过度、纵欲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高血压、冠心病、脑

2、卒屮、脑血管病、糖尿病、溃疡病、恶性肿瘤及精神病等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预防医学的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对我国的预防医学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预防医学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大家交流探讨。关键词:预防医学;机遇;挑战引言:预防医学是以多门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预防医学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它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牛•命质量为H的一门学科。1医学模式的改变对

3、预防医学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很多疾病都被医学界一一攻克,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改善,但同时现代文明也极大的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遭到破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压力,研究已经证实了很多生理疾病和心理压力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仅限于生理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现代健康观念认为健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预防医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疾病的预防,而是向肴提高人体的综合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方面发展。2多学科交叉为

4、预防医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2.1蛋白质组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机制都和蛋白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蛋口质组学已经成为了和预防医学交叉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蛋白质组学对特定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进行研究,很多研究结论可以有利于了解疾病的病理过程,以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对生物蛋白的影响。另外,蛋白质组学还可以被应用于病毒和细菌预防,控制病毒和有害细菌需要研制出针对性的疫苗和药物,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人员可以很好的对冃标病毒和细菌进行分析,这就为研制相关的疫苗和药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2基因学与

5、预防医学的结合基因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显现出了强大的功能性,很多和疾病产生有关的基因已经被确认,通过研究这些基因可以更好的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医学界通过D7A重组技术研制岀了很多新型药物和疫苗,例如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等己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环境预防也是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和应用方向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口益恶化,很多和人类生存环境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通过DNA测序,可以从DNA的角度研究外界环境对人类基因序列的影响,鉴别可能导致基因变异的环境因素和易受影响人群,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2.3计算机和信

6、息技术与预防医学的结合信息技术使包含预防医学在内的很多传统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进步。首先信息技术使得和预防医学有关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好的进行传播,各国的医学机构可以方便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疫情通报、专题研究、医学会议等活动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这些都为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计算、统计和分析方法也为预防医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理论支持。3我国预防医学曲临的挑战3.1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

7、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日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估计目标高血压患者有8000多力•人,预计2014年将达1・5亿人。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达100/10万左右,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据WHO199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全球720万人死于冠心病,460万人死于中风,在发展中国家死于中风的人数为发达国家的一倍多。慢性病的原因虽然不完全

8、清楚,但基本危险因素已明确,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和缺少体力劳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大部分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一些国家采取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严格的干预措施,明显地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如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吸烟和饮酒,提倡合理饮食和全民健康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2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