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

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

ID:5251902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7

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_第1页
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_第2页
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_第3页
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_第4页
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西安开通巷历史保护探究和研究  摘要:在收集整理相关传统四合院与重点保护院落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西安开通巷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归纳现阶段历史街巷建筑的发展趋势,并在实践调研中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区域位置传统街巷空间格局肌理空间界面院落格局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对传统街巷的保护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文章探讨了街巷人居环境的“共同建造”问题,提出对街巷保护的相关问题,并就建筑师如何融入传统四合院工作进行讨论与

2、分析。1开通巷地段在明城墙区内的位置81.1“开通巷”位于文昌门内东侧,是一条传统的居住坊巷,有七个第一批重点保护院落分布在巷道两侧。巷内留存的传统四合院格局清晰、特征鲜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资源,传统巷道及背后的居住生活构成的城市形态,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这座城市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1.2开通巷及其两侧的58个院落属于城墙内侧历史保护区,是西安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的东界,开通巷与南城墙垂直,南起下马陵,北至东厅门,自柏树林街往东第二条巷道,长431米,均宽5米(包括1米左右的人行道),为南北纵巷,传统民居院落均

3、与巷道垂直东西向布置。1.3历史街巷与传统院落好比古城的骨络与肌理,不仅体现建造时代的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的发展状况与成就,还承载和延续着城市历史、城市深层文化。1.42006年初,西安市规划局、市文物局和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明城区内划定了第一批近100个重点保护传统民居,其中以开通巷、安居巷和七贤庄分布最为集中,其余分布都较为零散。1.5开通巷,明“新开道巷”。位于原来唐皇城及五代、宋、金、元京兆府城东南,南起南城墙,东至东城墙30米,明初城墙向东拓筑后,开通为居民坊巷,当时巷子两端均有门楼,设有门房共值

4、班守夜,维护巷内安全。2街·巷传统街巷空间:82.1从《周礼·考工记》中对营国制度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居民住宅区被限定在由经纬道路划分的“空间”内,这种“里坊”制度后来一直延续到宋代,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特有的居住空间形态。到北宋中叶以后,原先封闭的里坊制被开放的商业街道和住区街巷代替,新型的街巷制出现。院落的型制可以说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它是街巷的组织系统。在平面组织上,建筑群是以“一院一组”为基本单位,院与院间作行列式的排列,一直行一连串的院则称为“路”,并始终坚持“无院不成群”的原则。这种居住区内街巷制的组

5、织形式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发展为“街一巷一院一宅”的开放空间结构。巷道两端设门楼,作为防卫之用,两侧的传统四合院与道路垂直东西展开,相连成片;住区格局肌理适合人的尺度。2.2开通西巷与开通巷丁字交接,路随通而景不透,避免一眼望穿的效果,使街道的宁静气氛大为增强,局部地段的宽窄变化则使小块墙角边地也为村民停留、交往提供了合适的空间。82.3开通巷街巷空间。开通巷的开设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相对封闭性较强,属内向型图布局方式,在结构和空间组织上符合传统街巷制的布局方式,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特征一直延续到现在。房高和道路宽比

6、在1:1左右变化,并使街道的阳光落影变化,丰富生动,使许多实墙面看起来也不显得单调,观感舒适。整体上给人一种简朴、宁静、亲切、自然的气氛。3·院·宅3.1开通巷内的七个第一批重点保护院落是西安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1)整体上给人以素雅、谦和的形象。外观造型庄严、朴素而不单调。2)宅院布局紧凑、空间逻辑清晰。面宽较窄,平面狭长,中轴线强烈,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厢房层层围合组织院落。3)宅院对外封闭,对内通透。院内巧用透花窗使空间相互渗透,厅、廊、庭院相互贯通。4)用地经济、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建筑上木构件结构受力

7、合理。5)传统建筑功能性质明确,砖木雕刻精美,表现出装饰与色彩的丰富变化。83.2独院式平面的布局是沿用地四周布置房间,由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庭院、正房和后院,在庭院两侧布置单坡顶的厢房,组成窄长的四合院。这类院落进深较浅,布局紧凑、面积利用充分、使用方便。这种院落平面是传统民居的基本布局形式。这种院落布局由独院式平面沿纵深方向重复组合,形成前厅、内院和后院。门房(街坊)——前厢房——厅房——后厢房——正房,层层厅堂院落组成的序列空间。两侧厢房是典型的“屋子半边盖”形式,屋脊一般左高右低。这种平面布置,各厅堂院落

8、的功能比较明确,简洁适用,空间灵活,增加用户的私密性。4格局肌理4.1院落地块肌理:无院不成群——可看见院落地块肌理的划分是开通巷肌理形态特征体现的重要方面。8中国传统院落基地划分是按照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来限定和划分的,而民居院落则是普通平民阶级的居住空间,因此每家院落地块的划分都相对较小开通巷两侧的院落与街道垂直,大门朝向街道,东西向展开,都为多层建筑,占地面积大,相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