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

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

ID:52529588

大小:17.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_第1页
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_第2页
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_第3页
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_第4页
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一、说明文基本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的主要特点(1)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所用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得更明确、生动、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

2、论、抒情等。(2)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3)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或事理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要使大多数人易于接受,文章必须通俗。3、说明文分类A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如:《万紫千红的花》是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花为何会有那么多颜色及花为什么会变色等原因,《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

3、于“海水的咸度很高”。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蜘蛛》、《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转基因花。B根据写作目的和语言风格来分(1)实用性说明文--如说明书之类。(2)科学小品文--主要以介绍科技知识为内容。(3)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4)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4、说明文四要素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二、说明文常见题型——(一)关于“说明对象”考查题型:1、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

4、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答题思路;(1)从题目中找;(2)从文中找,一般开头即点明。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2、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题思路:(1)可能在开头一段的尾句总说:(2)可能在中间每个大段的开头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据每段段意概括。3、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答题格式:(1)点明了★★说明对象;(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结合文意,给本文加个标题。

5、答题要点:(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练习1:辨析说明文类型1、《中国的石拱桥》2、《人民英雄永垂不朽》3、《雄伟的人民大会堂》4、《苏州园林》5、《向沙漠进军》6、《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7、《统筹方法》8、《死海不死》9、《人类的语言》10、《松鼠》练习2:阅读下面说明文语段,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

6、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2分) 答案:常见题型——(二)关于“说明顺序”1、文段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具体解说之。2、文章中的某段与某段能否颠倒?为什么?解答方法: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一般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建筑物布局),一般都有常用方位词)、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

7、”“首先、其次”)。可以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介绍一种东西的发展演变,比方说介绍镜子的发展,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b.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

8、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c.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练习: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卢沟桥(1189年)→长虹大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