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

ID:52555985

大小:496.8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8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6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127—2018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pathogendetectionanddiseasecontrolofRoot-knotnematodediseaseonTrichosantheskirilowii文稿版次选择2018-04-16发布2018-05-16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3127—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潜山县植物检疫保护站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潜山县植物检

2、疫保护站、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彩玲、吴慧平、徐劲峰、鞠玉亮、黄为民、吴彩萍、李武伦、朱松涛、吴智。IDB34/T3127—2018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症状识别、病原物鉴定、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3、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34/T882食用栝楼栽培技术规程3症状识别3.1在瓜蒌田间查找生长缓慢、矮化、黄化的瓜蒌植株,拔起植株观察根系,如根系上出现根结、须根团,可初步判断为根结线虫病危害,区别于缺水缺肥症状。撕开根结处表皮,如发现针尖大小白色小点,即为根结线虫雌虫,区别于根肿病、根癌病。3.2根部症状可参照附录A进行判断。4病原物鉴定4.1形态学鉴定根结线虫的形态学鉴定基于二龄幼虫和雌虫的形态及其测计值,具体流程如下:——用挑针剥离瓜蒌根结上的卵块,25℃处理24h孵化二龄幼虫,此外,用挑针剥离根结处雌虫。——在显微镜下观察二龄幼虫和雌虫形态,并对其主要形态进行测计,测计值需遵

4、循DeMan公式。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雌虫的形态描述参照附录B,测计值参照附录C,根据形态及其测计值即可判断是否为根结线虫。4.2分子生物学鉴定根结线虫分子生物学鉴定基于单条二龄幼虫或雌虫,具体流程如下:——用挑针剥离瓜蒌根结上的卵块,25℃处理24h孵化二龄幼虫,或用挑针剥离根结处雌虫。2+——将单条二龄幼虫置于含8μLddH2O和1μL10×ExTaqBuffer(Mgfree)的200μLPCR管中;液氮中处理1min,95℃处理2min,重复三次;向PCR管中加入1μL1mg/mL蛋白酶K,65℃温育1h后,95℃处理10min。所得单条线虫DNA用于下游的PCR检测试验。1DB34

5、/T3127—2018以单条根结线虫DNA为模板,用南方根结线虫特异性SCAR标记检测引物(Mi-F:GTGAGGATTCAGCTCCCCAG,Mi-R:ACGAGGAACATACTTCTCCGTCC)进行PCR检测。PCR扩增程序:94℃4min;94℃30s,58℃30s;72℃1min,35个循环;72℃10min。PCR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进行判断,若扩增片段为955bp,则为南方根结线虫。扩增片段大小参见附录E。5防治原则5.1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

6、略。5.2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并按照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6防治措施6.1农业防治6.1.1无病种苗培育6.1.1.1选择不携带根结线虫的种子和块根做繁殖材料。6.1.1.2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未发生过根结线虫病害的田块培育幼苗。6.1.2新栽田块的防治方法6.1.2.1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未发生过根结线虫病害的田块进行种植。6.1.2.2使用无病种苗,起垄种植,垄高不低于40cm,垄间距离约100cm,排水沟深约50cm,栽培措施应符合DB34/T882的规定,移栽前进行土壤消毒。6.1.3已发病田块的控制措施6.1.

7、3.1秋季深耕翻晒、夏季高温薄膜封闭,有条件田块可采用冬季灌深水2周以上。26.1.3.2增施有机肥:每年12月~翌年2月,按每667m沟施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油菜籽饼肥1240kg,施肥深度大于20cm,田间水肥管理应符合NY/T496的规定。6.2物理防治播种前,用55℃热水处理瓜蒌种子3min~5min,或55℃热水浸泡块根10min,处理后及时摊凉。6.3生物防治26.3.1瓜蒌移栽定植时,按每667m穴施100亿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