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

《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

ID:52571021

大小:17.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_第1页
《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_第2页
《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_第3页
《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_第4页
《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致橡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一)一、教材分析:《致橡树》是职高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安排的是诗歌的诵读与欣赏,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的作者、时代、题材各不相同,风格差异也比较明显,但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致橡树》是一首当代朦胧诗,与学生的时代比较贴近,鉴赏它,有助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共性,感受诗歌的魅力。二、学情分析:职中的学生基础较差,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极为薄弱。但这首诗的内容与爱情相关,跟生活贴近,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所以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

2、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进而提高理解能力。同时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并逐步确立的阶段,怎样生动形象地启发、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是我们职教语文“合格”“够用”的一种诠释,这个“合格”,关乎做人的合格;这个“够用”,需要为学生的一辈子打上精神的底色。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关于朦胧诗派和舒婷的文学常识;通过熟读背诵积累优美诗句。(说明: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语文的积累主要包括四个层面:文学常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

3、积累。只有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通过吸收内化而学以致用。)2、能力和情感目标:探究《致橡树》中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的爱情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明:语文学习除了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价值观,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3、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依据:本诗的创作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但诗人追求的爱情观对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只有了解了诗人的爱情观,才

4、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拓展。)2.教学难点:象征的表现手法。(依据:本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正是诗人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简单的自我观照,而通过感情化的具体意象,使感情的积淀与理智的渗透相结合,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但对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个难点了。)四、教法、学法:我所教的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据此以及本诗的特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环境下激情诵读--讨论交流--理解领悟--拓展创新的自主探索学习方式,运用反馈法教学。六、教学过程:教学本文的关键是阅读、欣

5、赏、讨论,即在反复诵读的同时,以讨论探究比较的方式感悟、理解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又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因此,我把教学步骤设置为情景导入--以疑促学--自主探索--拓展创新--巩固练习。1、情景导入:好的导语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有助于教师教学。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让学生欣赏画面,同时齐背诗词,在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2、以疑促学:学生通过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他们从课题、作者等进行多角度质疑,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3、自主探索

6、: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在自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边操作,边学习,边思考,在总结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教师给予适当点拨。(1)听读:让学生在配乐范读中接受语感的熏陶,引起情感的共鸣。(2)品读:让学生初步品味全诗的情感,逐步明确意象的内涵和诗人的态度。(3)交流:学生自学后,相互传递信息。教师捕捉反馈信息及时调控,并抓住最佳契机,对学生的思路,表达等方面个别点拨,再在众多的反馈信息中,提取有争议的或带有共性的问题,做集体指导,以突破重难点。如本文着重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作者否定的

7、爱情是什么?这样的爱情,你能从生活中找到例子吗?对此,你怎样看?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诗人向往的爱情是什么?你最认同哪一点?(4)激情诵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朗读。至此,学生必能表达出诗的节奏、音韵、情感,达到旁若无人、如痴如醉的忘我境界。5、拓展创新:(1)欣赏裴多菲的配乐朗诵《我愿意是急流》,比较阅读,这两首爱情诗在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艺术技巧的运用上有何异同?(2)花季雨季,当爱情提前到来的时候,对照《致橡树》中提到的爱的条件,你会怎么办?这一环节最具创新,在学生热烈讨论的过程

8、中,教师适当点拨,并以两首精心准备的诗《妙?不妙》、《十七岁的爱情》送给学生,在师生齐诵声中结束。6、巩固练习:学生以诗的形式写并交流:凌霄花,我想对你说或:绿阴下的小鸟,我想对你说妈妈(外婆、××……),我想对你说舒婷,我想对你说蒋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