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群富钾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探讨

昆阳群富钾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探讨

ID:5258430

大小:254.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昆阳群富钾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探讨_第1页
昆阳群富钾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探讨_第2页
昆阳群富钾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昆阳群富钾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昆阳群富钾岩石地质特征及开发探讨薛步高云南省,镇企业局摘要滇中禄丰县鹅头厂铁(铜)矿与东川蓑衣坡硅质岩铜矿,是省内中元古界昆阳群固尼姐上段非正常紫色层段富钾岩石产出的代表性矿区.本文阐述了富钾岩石产出的地质特征并附有代表性岩石分析数据。按照北京、河南、宁芜疆山西对研究、开发富钾岩石的已有理论成果与试生产妊号}.说明云南圆尼蛆富钾岩石是具备开发的有刺前景的。关键词鹅头厂铁(铜)矿,蓑表坡铜矿.富钾岩石特征及分析数据,开发的有利条件前言我国用于钾肥的矿产资源紧缺,据农业部预测:至2000年,我国年需钾

2、肥(K。O)570万t,目前仅年产140万t,只能满足年需求量的21%左右,大量依靠进口,1991~l99Z年,每年进口约290.5万t。紧缺的钾肥资源中,可溶性钾盐更为短少,保有储量仅2.5亿t,但不溶性钾盐资源,其总量却超过100亿t。因此,研究、开发不溶性钾矿资源,成为当前的热点难题之一。据现有文献分析,富钾岩石主要是火山岩与粘板岩、页岩、砂岩两大类。活化提取钾的工艺,主要有二个途径:其一,焙烧法(直接法),生产钾钙肥、钙镁磷钾肥、窑灰钾肥等混合钾肥;其二,化工提取法(酸溶法)。当前多使用直

3、接法,并增加激发剂或生物细菌,促进钾的活化并提高其产出率。云南对钾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谓“小而全”,既有以可溶性钾盐为原料生产氯化钾(KCI)的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又有从蔗渣中提取钾盐的开远糖厂,还有以富钾凝灰岩为原料,以直接法(两磨一烧)生产钾钙肥的砚山统卡农场水泥厂o。唯独对广泛分布于滇中一东川的中元古界昆阳群因在组富钾岩石的研究与开发,尚未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滇中鹅头厂铁(铜)矿与东川蓑衣坡铜矿为对象,进行分析、探讨,抛砖引玉,以引起同行们的重视与研究。1禄丰县鹅头厂铁(铜)矿圆控

4、制成矿的晋宁期北东向鹅头厂——铜厂阱背斜逆断层带,全长6km。其北东端与南北向的溺郎一易门大断裂呈“人”字形相交。轴P出露因尼组(Pt。Y),两翼为落雪组(Pt。L)及其上覆的鹅头厂组(Pt。e,与绿汁注组。背斜向南西侧伏。控矿的F:逆断层、产出在SE翼近轴P,NW倾斜;F2纵张性断层,产出在NW翼近轴P,亦Nw陡倾。两断层夹持的Pt。Y组与Pt。I。组里地垒状突起(刺穿俸),与两翼平缓的Pt。e组呈不协调褶皱。在Pt:L组底界之下,Pt:Y组顶部产出富厚的I号鞍状磁赤铁矿体,在I号下盘Pt:Y组

5、中上部产出与1号平行的Ⅱ号赤铁矿群(共8个矿体)。1号、Ⅱ号矿的主体,措SE翼向下延深,止于Ft上盘,整体呈“新月——镰刀”状,矿化垂深达605m。Ⅲ号扁豆状赤铁矿体,产于Nw翼Pt2L组白云岩近顶P,矿体上界距Pt。e组底界仅6m左右。鹅头厂的铜矿化,主要以伴生状态产出,l号平均Cu0.2%、I号平均Cu0.39%、Ⅲ号平均Cu0.068斯,少数钻孔在Pt2L组与Pt。Y组破碎带单一脉状铜矿,Cu0.63一o.73%。区域性Pt山组中下部的东川式层状铜矿,只产出在鹅头厂NE侧400m的铜厂阱矿区

6、,圈定27个沿层扁豆体,一般Cu0.85%以上。鹅头厂富钾岩石,主要产于因尼组上段(Pt:Y。)。笔者“’将因尼组二分,下段(PtzYl)角砾岩(砾岩)段,滇中厚10—137m,东川厚98—641.40m(底部赋存稀矿山或铁铜矿),鹅头厂未揭露。上段(PtzYz),滇中厚230--374m(鹅头厂>90m);东JIl厚280m。笔者将Pt2Y2又分为两类岩石“3,即紫色层段与非正常紫色层段。前者是原岩,是基础,由粉砂质自云岩、板岩组成,一般K:O>Na,O,45Kz04二5%,在东川新塘、老背冲等

7、处含扁豆状铜矿体。正常紫色层段局部夹;F稳定砂岩,在易门狮子山含浅色砂岩铜矿。后者是前者中混入程度不一的钾质火山碎屑所形成,颜色由紫改变为灰一深灰色,含钾增高Kz07.1z一12.62%。其中富钾原岩有二种,其一为粗面质凝灰岩(或层凝灰岩),见于鹅头厂I号下盘(鹅--1)与稀矿山l号含铜豆状磁铁矿上盘(川一186)和武定朱家坝铜矿上盘(朱--1)。象自云鄂博主矿体上盘H9层一样,早期统称为“富钾板岩”。3,其后,袁忠信等(1995)将其定名为粗面质凝灰岩(鄂--1)}其二为钾质粉砂质白云岩,见于鹅

8、头厂l号下盘的非矿化围岩(CK26—2、CKl—6)。此二种原岩,当其沿背斜一断层带遭受晋宁期碱质热液蚀变,交代后,形成多种蚀变交代岩石一黑云母岩(cKl一6与东川白锡腊)、绿泥石岩(CK26--3)或二者过渡性岩石与钾长石岩(cKl—6、CK26--2,东川蓑衣坡)。此种改造型的蚀变岩石,区域性分布不稳定,但因其多沿构造带产出,是铁铜矿化的有利围岩,成为因尼组找矿的重要标志。有关岩石分析详见表l。表1鹅头厂及有关矿区岩石分析(%)奠号产垃名称Si02TiojA12mFc20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