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doc

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doc

ID:52609120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1页
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2页
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41例ARF患者,其中透析治疗26例,非透析治疗15例。结果透析组病人成活和死亡各13例,成活率、死亡率均为50%。非透析组成活4例,成活率26.7%,死亡11例,死亡率73.3%o结论透析(HD)能满意清除尿毒症毒素,较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氮质血症。一旦确诊了ARF,则应尽快HD,是提高救治成活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关键词】透析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上创伤、感染等多种因索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0F)

2、,致病情加重,死亡率高,如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死率更高。透析通过大量地清除患者体内水分、代谢产物及部分炎症介质,已是抢救ARF伴M0F的重耍手段。我院自1999年开始对ARF伴M0F患者应用HD,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一2007年12月收治住院患者41例,透析组: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26—75岁,平均46.2岁,原发病中严重感染、败血症15例,外伤、手术及产后8例,鱼胆中毒3例。非透析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8—73岁,平均47.6岁,原发病屮严重感染、败血症6例,外伤、手术及产后6例,鱼胆中毒2例,蛇咬伤1例。4

3、1例病人均于入院24小时后至两周内同时或相继发生二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透析组透析前血肌酉千452.1一1263.4umol/L,平均743.lumol/L,非透析组血肌ST221.7—1309.9umol/L,平均454.8u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ARF伴MOF的诊断标准。2、治疗及结果透析组采用血透21例,腹透5例。血透病人首次透析3小时,以后每日或隔日血透,血流量150—200ml/分,时间4小时/次。本组血透次数平均4.2次/人。腹透多数采用TPD法,即每天交换腹透液8次,平均每小时交换1000/mlo本组腹透次数平均5.4日/人。透析病人除死亡外,均至多尿期各

4、项肾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时再停止透析。透析病人除透析外,其他与非透析病人一样按危重病人给予监护,以最大力量解除M0F的原发病因、积极抗感染、手术清除病灶、抗休克、纠正DIC等等。3、讨论MOF是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其病死率仍为39.0%—53.5%,如合并ARF,病死率会进一步增高,为58%—70%。积极地控制肾功能衰竭的诱因和采用器官功能支持的治疗已得到高度重视。ARF伴MOF,因肾脏排泄及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严重受损,治疗上更为棘手。本文26例透析治疗后死亡率50%,非透析治疗死亡率73.2%,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

5、・01)。本文体会透析可调控氮质血症、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排出毒物和代谢废物,使机体得到恢复脏内细胞功能和修复的机会。反之,机体在ARF的不良内环境中各种废物毒素乂不能排泄,进一步加重全身各器官的损害。ARF伴MOF的患者早期血液透析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血液透析也是脏器功能支持的治疗方法,对伴患者应尽早足量使用透析,充分利用其炎症介质清除以及稳定内环境等积极作用,阻止脏器进一步损害,有可能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参考文献[1]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中得应用及研究热点•中国血液净化,2003,2(3):117—120.[2]邱海波,

6、周韶霞,杨毅,等•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死危险因素分析调查及临床对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1):39—44.[3JT小强,叶志斌,蔡金根,等.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衰竭•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5):3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