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

ID:52609437

大小:2.25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4-11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_第1页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_第2页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_第3页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_第4页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吸虫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急性血吸虫病:初次再次感染畏寒、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区压痛、脾大、恶心、呕吐慢性血吸虫病:(急性期症状消失未经病原治疗,或反复轻度感染获得免疫力)隐匿性间质性肝炎、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后出现门脉高压症(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合并症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昏迷异位血吸虫病:肺、脑、皮肤、甲状腺、肾日本血吸虫病晚期病人腹壁静脉曲张脐周静脉曲张“海蛇头”现象骨瘦如柴腹大如鼓血吸虫病的防治C:Documentsand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5780

2、07_105849609107_2.jpg药物病人病畜钉螺疫水控制传染源人畜同步化疗切断传播途径1.灭螺2.粪便管理3.安全供水保护易感者药物治疗吡喹酮—人工合成的吡嗪异喹啉衍生物,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日本、埃及、曼氏血吸虫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均有良好疗效对成虫有迅速而强有效的杀灭作用,对幼虫作用较弱(人体的获得性免疫对再次入侵的童虫有杀伤作用,对原发感染的成虫无杀伤作用)作用及机制作用1:未达有效浓度时可提高肌肉活动,虫体痉挛性麻痹,失去吸附能力,脱离宿主组织作用2:高浓度可损伤虫体表膜,暴露隐藏的抗原,宿

3、主免疫机制作用致虫体破坏死亡机制:与增加表膜对某些阳离子,尤其是Ca2+的通透性有关,吡喹酮损伤虫体表膜产生一系列生化反应(降低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ALP活性,抑制葡萄糖的摄取和转运)临床应用吡喹酮用于治疗各型血吸虫,适用于对慢性、急性、晚期及有并发症的血吸虫病患者进行病原治疗,也可用于肝脏华支睾吸虫病、肠吸虫病、肺吸虫及绦虫病等。不良反应具有杀虫效果好、毒性低、疗程短、口服方便、非常安全、价格便宜等优点,不良反应少且短暂。口服后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头痛、眩晕、嗜睡等,用药期间要避免驾车和高空作业。偶见发热、

4、瘙痒、荨麻疹、关节痛、肌痛等,与虫体杀死后释放异体蛋白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抗丝虫病药丝虫病是由丝状线虫所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在我国流行的丝虫病的病原体是寄生于淋巴系统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1、在蚊体内发育蚊虫叮咬丝虫病患者→病人血液中的微丝蚴随血液进入蚊体→在蚊体内发育成成虫,称为感染期幼虫,此期幼虫在蚊体内只发育并没增殖发育阶段2、在人体内的发育与增殖感染期幼虫通过蚊虫叮咬进入终末宿主人体,在淋巴管和淋巴结内寄生,发育成成虫,交配,产生新的微丝蚴。微丝蚴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可形成新的感染。寄生在淋巴系统的的丝虫

5、可引起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丹毒性皮炎、发作性发热等症状。炎症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丝虫病,产生如乳糜尿、橡皮腿样下肢水肿,阴囊、睾丸鞘积液等症状。巨大的阴囊象皮肿可使患者的性功能完全丧失,而精索、附睾、睾丸的病变又会严重地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因此丝虫病患者常常患有男性不育症,应在发病早期予以积极治疗。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丝虫病晚期的下肢象皮肿乙胺嗪伊维菌素呋喃嘧酮治疗药物药理作用:乙胺嗪对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微丝蚴均具有杀灭作用,对其成虫也有杀灭作用,只是需要较大剂量或较长时间。临床用途:适用于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罗

6、阿丝虫的感染。乙胺嗪乙胺嗪中的哌嗪部分使微丝蚴的肌组织发生超极化,使虫体失去活动能力,不能停留在宿主周围的血液中,随血液流入肝脏,从而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杀灭。此外,乙胺嗪破坏微丝蚴的表面膜结构,使其容易受到宿主防御功能的破坏,产生杀灭丝虫的作用。作用机制一般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头晕、无力过敏反应:治疗过程中大量微丝幼和成虫死亡,释放出大量异性蛋白质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淋巴结肿大、畏寒、发热等。来自放线菌的半合成的大环内酯化合物,低剂量广谱抗寄生

7、虫。作用与用途:1、抗丝虫的作用2、对其他蠕虫的作用:对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等都有较好的疗效。伊维菌素作用特点:对微丝蚴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但对成虫无效。口服能杀灭微丝蚴,于用药后12小时,部分患者血中微丝蚴消失,5-12天全部消失,对微丝蚴的作用较乙胺嗪缓慢而持久。缺点:由于本品对成虫无效,故不能根治丝虫病,6个月后,血中微丝蚴密度可恢复到治疗前的15%-30%,因此每隔6个月给药一次,可将血中微丝蚴密度控制在低水平,连续用药4-5年可彻底治愈。由于杀虫作用缓慢,较少发生不良反应。用于治疗丝虫病时,由于微丝蚴死亡,

8、释放出异种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发热、头痛、头晕、肌痛、关节痛、淋巴腺痛等,24小时内大多消失。呋喃嘧酮是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在体外能直接杀死马来丝虫和微丝蚴,杀微丝蚴作用更强。在体内,呋喃嘧酮杀虫作用强于乙胺嗪。呋喃嘧酮的不良反应与乙胺嗪相似,主要由药物杀死微丝蚴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头晕等反应,停药后消失。但是由于能导致严重的心、肝、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