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

ID:52616399

大小:1.98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4-11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课件-新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景介绍:1920年,徐志摩来这里研究文学,他称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1928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有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作者简介徐志摩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18年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时,曾在康桥河里划船,在康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2、,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徐志摩与张幼仪(剧照)徐志摩与林徽因徐志摩与陆小曼徐志摩生于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英,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婚,同年8年离别剑桥起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3、。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和上海之间疲于奔命,但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

4、,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文坛巨星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

5、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

6、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结构全解:再别康桥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作别母校生离愁泛舟康桥来寻梦悄悄离去心忧伤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与夕阳相映,形成金色之感。金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他在作者心目在中是十分高贵的!作者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而水草是“油油

7、”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第六节: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马上变得万分沉痛。所以诗人说“我不能放歌”。离别时候的沉重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痛苦的笙箫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这是多么沉重的痛苦啊。(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看似矛

8、盾,实际上在这里达成了统一,悄悄有孤寂的意思,离别的笙声更加剧了作者内心的孤寂)思考: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它们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哪一节表达得更深刻?明确: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语意相似,都表达了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末节表达比首节更进一层,让人惆怅不已。思考:这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这首诗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