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ID:5262336

大小:634.2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07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_第1页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_第2页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_第3页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_第4页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王同学是一个调皮且不听老师管教的学生,新来的张老师为了找到有效管理王同学的方法,查看了王同学的日记,张老师的行为侵犯了王同学的()A.公正评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2.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应依法()A.承担民事责任B.承担刑事责任C.给予治安管理处罚D.给予行政处分3.邓老师是某中学的体育老师,应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邓某可以依法保留教师资格B.邓某在有期徒刑内仍保留教师资格C.邓某会丧失教师资格D.邓某在有期徒刑期满后才能恢复教师资格4.小丽性格非常内向,害怕在社交场合说话,总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跟同学说话时也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小丽有可能是()A.抑郁—焦虑症B.广场恐怖症C.强迫症D.社交恐怖症5.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考上大学的主观判断属于()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6.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策略属于()A.元认知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

3、复述策略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处于()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在课堂类型上,校园文化属于()A.文化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9.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10.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接受学习D.探究学习11.周老师是六年级(1)班的班主任,他发现最近班里有几个同学经常不

4、交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稍微难点,这几个同学就完成不了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总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面对这些情况,周老师应在全班进行()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教育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教育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体现了在教学中应遵循()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3.备课中最深入、最具体、最落实的一个关键步骤是()A.制定学期教学计划B.制定单元教学计划C.制定课时计划(教案)D.制定周计划14.课堂上,在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时候

5、,李老师总是给予鼓励的眼神,面带浅浅的微笑,并不时轻轻点头,这是运用()的沟通方式。A.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图形信息D.肢体语言15.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后,老师对学生进行的学业终结考核属于学生学业评价中的()A.安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6.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17.某同学把掌握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用到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上,这属于()A.特殊迁移B.正迁移C.负迁移D.一般迁移18.当学生遭遇

6、失败或取得成功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A.能力归因B.努力归因C.运气归因D.任务难度归因19.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A.情境B.生存C.学生D.教材20.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可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是()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21.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A.获得规划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22.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3.人

7、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24.()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2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育思想相近的一项是()A.“博学于文,约之以礼”B.“君子之教,喻也”C.“学而不思

8、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7.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A.教师、学生、班级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D.教师、学生、教材2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生产经验D.生活经验29.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A.以智育为主B.以社会实践为主C.以课外活动为主D.以上课为主30.在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