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代寓言二则》.ppt

五、《古代寓言二则》.ppt

ID:52625312

大小:2.4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0-04-11

五、《古代寓言二则》.ppt_第1页
五、《古代寓言二则》.ppt_第2页
五、《古代寓言二则》.ppt_第3页
五、《古代寓言二则》.ppt_第4页
五、《古代寓言二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古代寓言二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这两则寓言。2、积累文言词汇,能准确翻译全文。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并用来指导现实生活。寓言: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寓意)认识寓言举例说明: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韩非子》郑人买履《韩非子》?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非所做自著。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是当时思想家荀子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的法家学说

2、,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朗读课文,走进寓言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朗读小帮助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全文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还要表现别人问话时的应表现出的疑惑之情。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

3、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lǚdùsuìnìngduó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3、理解寓意。结合注释,口头翻译。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鞋子作动词,量长短代词,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座位想代词,自己的↓代词,自己的↓↑↑↓连词,“然后”↓↑→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动词,到-----去集市连词,表转折。“却”拿代词,量好的尺寸拿量好的尺寸拿到↓代词,量好

4、的尺寸↓↑↑↓↓↓↓↑同“返”,返回→及反,市罢,遂不得履。等到结束终于同“返”,返回↓↓→↓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代词,鞋子量好的尺码不↓↓↑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郑人买履》课堂练习

5、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至之市,而忘操之。3.吾忘持度。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5.宁信度,无自信也。文章结构(段落)第一层(1-5句):叙述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第二层(6-7句):通过人物对话,刻画出郑人的固执,迂腐。合作探究找出文中能反映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就寓言的内容来看,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郑人买履的故事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三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固执,迂腐,愚蠢,可笑)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

6、人。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那我们该怎么做?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地尝试,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他们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人不能墨守成规,而要重视根据实际得出的体会和结论。······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坐”通“座”,座位)(“反”通“返”,返回)反馈交流坐,同“座”,座位这是一种古文通假现象。在战国末期,还没有表示“座位”这个意思的“座”字,就借用同音字“坐”来代

7、替,直至后来有了“座”字为止。这就叫通假(借)现象。其中,“坐”就叫做“座”的通假字,“座”为本字。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解释为本字的意思。小提示:认识通假字请指出“之”“而”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1)至之市(2)而忘操之(3)何不试之以足(4)而置之其坐(5)而忘操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动词,到)(代词,指“鞋”)反馈交流(连词,表示承接)(连词,表示转折)作业:1、背诵《郑人买履》。2、抄写《郑人买履》原文及译文。3、预习背诵《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

8、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亡斧疑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初读课文,读准字音shèqìhuòjù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