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

ID:52637406

大小:3.1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01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_第1页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_第2页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_第3页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_第4页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2).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酸碱盐复习用盐酸无法洗去沾在玻璃仪器上的物质的是A.CO还原Fe2O3后试管上的黑色物质B.盛放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膜C.水壶中的水垢D.盛放植物油的试管【滚T4】D酸的通性(H)酸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酚酞在酸性溶液中。酸+活泼金属→盐+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碳酸盐→二氧化碳+水+新盐酸+碱→盐+水+【知识迁移】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锌铁温故知新:金属与酸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Zn+2HCl=ZnCl2+

2、H2↑Zn+H2SO4=ZnSO4+H2↑(H前)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盐酸铁锈+硫酸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黄色)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酸+碳酸盐→盐+水+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盐酸检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举一反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2、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

3、+2H2OCa(OH)2+2HCl==CaCl2+2H2O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放热)6.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Cu—H2B.Fe—FeCl3C.CuO—CuSO4D.CO2—H2CO3【中考链接——滚T6】C【中考链接——滚T13】13.检验某种烧碱是否变质,最好的方法是A.加入稀盐酸B.加热C.加水溶解D.滴入酚酞试液A【滚T11】11.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A.氯化铁溶液B.碳酸钠溶液C.稀盐酸D.氯化铜溶液C【滚T10】10.下列气体能用固体氢氧化钠作干燥

4、剂的是A.H2B.HClC.CO2D.SO2A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碱+盐→新碱+新盐碱的通性(OH)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碱+盐→新碱+新盐碱+酸→盐+水(翻书,阅读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15.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①CuSO4②H2SO4③Na2CO3④HClA.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滚T15】想一想讨论并思考如何证明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滚T25】25.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2%的稀盐酸来测定其

5、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两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2%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使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2%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来达到实验目的。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③由于

6、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10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则图2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b点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有(填离子符号)。④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使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还需要的数据是。⑤若乙组同学在测定过程中还同时使用了数字温度计,则在图2所示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