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

ID:52650418

大小:1.3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4-12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_第1页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_第2页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_第3页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_第4页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燥湿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清热燥湿药概述含义:以清热燥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湿热病证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又称苦寒燥湿药。适应证:①主要适用湿热证。②部分药还兼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用于脏腑火热证。概述湿热证:湿温或暑温挟湿,湿热壅滞,气机不畅,症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湿热蕴结脾胃,升降失常,症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湿热壅滞大肠,传导失职,症见泄泻、痢疾、痔疮肿痛等;湿热熏蒸肝胆,症见黄疸、尿赤、胁肋胀痛、耳中流脓;湿热下注,症见带下色黄,或热淋灼痛;湿热流注关节,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湿热浸淫肌肤,症见湿疹、湿疮。概述使用注意:本类药物药性苦寒,燥湿力强,过服易伐胃

2、阴,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慎用。黄芩苦寒肺胃胆大肠膀胱根黄芩【药性】苦,寒。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热安胎黄芩的应用1湿热病证2肺热咳嗽,少阳证气分热证等3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热毒证4血热出血证5胎动不安黄芩【应用】1湿热病证性味苦寒,清热燥湿,善于清泄脾胃、肝胆、大肠及膀胱诸经的湿热,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故广泛用于湿温,暑湿,淋证,泻痢,黄疸等多种湿热病症。①湿温、暑湿证。+滑石、白豆蔻、通草②湿热中阻。+黄连、干姜、半夏(半夏泻心汤)③湿热泻痢。+葛根、黄连④湿热黄疸。+茵陈、栀子黄芩2肺热咳嗽,少阳证气分热证等本品能

3、入肺、胃、胆诸经以清热泻火,可用治多种脏腑湿热证。尤善清肺火。肺热咳嗽痰黄而稠,可以单用一味药,如清金丸;亦可配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等;肺热咳嗽痰多者,配伍法半夏。亦长于清半表半里之热+柴胡(小柴胡汤)。其药性苦寒,清热泻火力强,配伍薄荷、栀子、大黄等,治疗外感热病,中上焦热盛所致的高热烦渴、面赤唇焦、尿赤便秘、苔黄脉数,(凉膈散)。黄芩3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热毒证清热泻火解毒,治疗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咽痛等热毒证。4血热出血证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治疗火毒炽盛迫血妄行的出血。5胎动不安能清热安胎,治疗血热胎动不安,配伍沙参、地骨皮等;血虚有热者,配伍当归、白芍、白术等

4、。黄芩【用法用量】入煎剂,5-15g。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热——酒炙;止血——炒炭。【使用注意】虚寒证忌用。【鉴别药物】黄芩:枯芩——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黄连苦寒心胃大肠肝根茎黄连【药性】苦,寒。归心、胃、大肠、肝。【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1.湿热病证2.心、胃、肝热证3.热毒痈疽疔疖黄连【应用】1.湿热病证寒降苦燥之性尤强,其清热燥湿力胜于黄芩、黄柏等,善于清中焦、大肠湿热,对湿热泻痢、呕吐之证,极为常用,且治痢之功尤为显著,为治

5、痢要药。症轻者,可单味药应用。更常与黄芩、黄柏、白头翁等配伍,如白头翁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湿热泻痢便下脓血黏液,里急后重,配伍木香、枳壳等行气药或当归等活血药。湿热蕴结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脘腹痞闷,恶心呕吐,常配伍燥湿、化湿、行气药。肝、胆、膀胱等湿热也有效,用于湿热所致的黄疸,淋证,湿疹,湿疮等多种湿热病证。黄连【应用】2.心、胃、肝热证本品清脏腑实热作用广泛,尤以清泻心、胃二经实热见长。治外感热病心经热盛、壮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配伍清心泻火或清热解毒药(黄连解毒汤)。心火亢盛,心烦不眠,配清心安神药,如朱砂(黄连安神丸);热盛伤阴,心烦不寐,配伍黄芩、白芍、阿胶

6、(黄连阿胶汤);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之心烦、口疮、小便淋涩疼痛,配伍清心泻火、利尿通淋药,如清心导赤散;心火亢奋,迫血妄行的吐衄,配伍黄芩、大黄等。黄连有较强的清胃热作用,可用于胃火盛所致的多种病证。有清肝火作用,用于肝热所致的多种病证。如肝火犯胃的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吴茱萸(左金丸)。3.热毒痈疽疔疖有良好的清解热毒作用,胜于黄芩、黄柏,为治皮肤疮痈等外科热毒证的常用之品,可内服,亦多局部外用。黄连【用法用量】入煎剂,2-10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①大苦大寒,过服久服伤脾胃,脾胃虚寒——忌用。②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慎用。【鉴别药物】酒黄连——上

7、焦火热,用于目赤肿痛、口疮;姜黄连——清胃热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疏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的呕吐吞酸。黄柏苦寒肝胆大肠肾膀胱树皮黄柏【药性】苦,寒。归肝、胆、大肠、肾、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黄柏1.湿热病证2.疮痈等热毒证3.阴虚火旺证黄柏【应用】1.湿热病证性味苦寒,善于清下焦湿热。湿热泻痢,黄疸善于清大肠湿热,治疗黄连、白头翁等。湿热黄疸,配伍栀子。湿热下注的带下黄浊秽臭,配伍芡实、车前子、山药。湿热下注膀胱的小便短赤热痛,配伍车前子、茯苓、滑石、萆薢。湿热脚气,痿证善于清泄下焦湿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