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

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

ID:5266197

大小:176.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_第1页
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_第2页
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_第3页
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_第4页
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宪法平等规范的_原则_性质_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5月求是学刊May,2008第35卷第3期SEEKINGTRUTHVol.35No.3□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宪法平等规范的“原则”性质———以平等规范的适用方式为视角王蕾(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为把握宪法平等规范的动态意义,文章从适用方式的角度界定“原则”,借此指出宪法平等规范自身并非一个原则,作为原则的乃是“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与“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这两个平等规范的子项。宪法平等规范的确切含义由这两个子原则在具体情形下的权衡而定,从原则的视角出发,平等规范的动态意义能够得到融贯一致的解读。关键词:平等规范;

2、规则;原则作者简介:王蕾(197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法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师,从事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中图分类号:D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8)03-0089-06收稿日期:2007-04-30我国宪法学界的通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源于美国的德沃金,而在德国法学家阿历克西手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平等规范即中得以完善。在阿历克西看来,原则在与规则相是一项(对国家而言的)原则,又是一项(对个人对立的意义上具有“最佳化命令”、“分量性”以及而言的)权利①。这里所说的“原则”是从平等规“较弱的初

3、步性”这三个特点。与本文相关的是原范内容的角度、在与“个人权利”相对比的意义上则在适用中所体现的前两个特征,以下就简要介使用的,它是一种不具有个人可主张性的、国家绍之。有义务遵照履行的抽象概括性规范。其优点在于1.作为“最佳化命令”的原则从静态意义上揭示了平等规范在人权保障体系由于原则都是关于一国法律体系中根本性中的基础性地位,缺点在于忽略了平等规范的动事务的规定,单就这一点来说其应该绝对地被实态意义,无法解释在应用过程中平等规范的特现,但由于原则的表述上的模糊性,又使得它具点。由于平等规范自身在文字表述上的模糊性,有了不确定性,原则的内容就

4、有了被限制的可能其含义的确定更多地依赖于适用过程的解释,因性,无法绝对地实现而只能表现为“最佳化命令”此,平等规范的动态意义不容忽略。本文从平等(“尽力实现的命令”)。原则的实现程度受到法律规范适用方式的角度辨析平等规范的原则性质,试图提供一种有关平等规范原则性质的更为精①对此,学者多有论述。参见胡锦光,韩大元著《当代人权保细的解释。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99页;周叶中著《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原则的意义261页;俞子清著《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28

5、页;林来梵著《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从适用方式的角度系统地解释原则的性质版,第111页。-89-与事实两方面的限制,事实上的限制由特定时空则实现的“法律上可能的范围”的决定性因素是的社会条件所构成,而法律上的限制则表现为与与其竞争的原则,竞争性原则在当前案件下的分原则相对立的法律规范[1](P47)。例如,公民迁徙自量越重,作为其对手的原则在法律上可能的范围由的规定是一个原则性质的规范,公民的迁徙自内实现的程度越小,反之竞争性原则在当前案件由的实现,不仅受到现实的物质条件的限制,按下的分量越轻,对手原则在法律上可能的范围

6、内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公民不可能迁徙到月球上实现的程度越大。去长期居住;而且有关出国签证之类的法律规范从上述理论出发,宪法平等规范自身并不是也限制着迁徙自由的实现程度。而规则却体现为原则而是一个规则,最重要的理由在于,从逻辑一种“确定性命令”,要么被实现要么不被实现,上看,平等规范包含了“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与其自身没有实现程度的问题[2]。“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这两个内容,而它们在逻辑2.原则的“分量性”特征上涵盖了一切可能性,因此不论在何种案件中,由于每一个原则都体现为“最佳化命令”,都如果涉及到平等规范,它是一定被适用的,不同要求尽可能地予

7、以实现。在个案中如果涉及两个之处仅在于是“相同对待”还是“不同对待”上。具以上的原则,在原则之间就存在冲突的可能性。有原则性质的规则是这两个构成部分,因此下文原则之间的冲突与规则之间的冲突不同,它无法要证明的是:其一,“相同对待”与“不同对待”的通过将一个设置成另一个的例外的方式或者通“原则”性质,以及它们在平等规范中的地位,这过宣布其中一个无效来解决,因为如果这样的是事实层面的问题,我们主要借助从个案解释的话,那将意味着其中的一个永远优先于另一个,视角分析“简单案件”的推理来论证这一点;其以此推论,法律体系中将存在着由不同原则按照二,以“原

8、则”来解释“相同对待”与“不同对待”的优先关系排列而成的等级秩序,若如此,也就不妥当性,我们主要借助“原则”对于“疑难案件”和会有“疑难案件”这回事了。“原则在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