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pdf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pdf

ID:52690557

大小:125.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pdf_第1页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pdf_第2页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pdf_第3页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民黄河1999年第21卷第9期YELLOWRIVER1999Vol.21No.9·1·编者按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黄河泥沙及粗泥沙的主要33来源区。多年平均(1950~1969年)径流量73.25亿m,占三门峡以上对应的多年平均径流量438亿m的16.7%;多年平均输沙量9.9405亿t,占三门峡以上对应的多年平均输沙量14.416亿t的69.0%。分析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情况及成因,不仅对黄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指导这一地区的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

2、也是极其重要的。《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属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由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主持完成。该研究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对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中,注意把握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特点,将泥沙研究与径流变化研究并重,尤其重视了对水保措施保存面积的核实、减水减沙指标的确定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此外还考虑了河龙区间工业、生活用水和人为活动增洪增沙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本刊将其主要研究成果以专栏形式发表,以飨读者。河龙区间

3、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冉大川柳林旺赵力仪于德广(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摘要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研究采用了“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分析计算方法。“水保法”是分析研究的重点。在分析计算中,采用了1996年土地变更资料和1990年土地详查资料,并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方法核实河龙区间水保措施保存面积;水保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采用“串联法”和“并联法”两种方法平行研究,注重了坡面与沟道、洪水与泥沙的有机联系;在计算淤地坝拦泥量的基础上,将淤地坝分为淤平坝地和正在拦洪时期坝地两部分,分别计算其减洪量

4、,并计算了淤地坝减蚀量;水库、灌溉减水减沙量的计算分为减洪水与减常水、减洪沙与减常沙两部分。此外,还考虑了河龙区间工业、生活用水和人类活动增洪增沙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增洪增沙计算,绝大多数支流采用的是实际典型调查值,增洪增沙指标比较可靠。“水保法”计算结果表明:70年代3河龙区间21条有控支流水利水保措施及人类活动等年均减洪4.177~4.258亿m,年均减洪沙1.7203~1.775亿t;80年代年均减洪4.148~4.292亿m,年均减洪沙1.644~1.645亿t;90年代年均减洪34.805~5.380

5、亿m,年均减洪沙2.000~2.203亿t。关键词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河龙区间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东部以吕梁量分别减少了2.3975、6.2325和4.7675亿t,但地处多沙粗山为界,西邻北洛河,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涉及陕沙区的主要支流表现则有很大不同。从1988年至1995年,先西、山西及内蒙古三省(区)50个县(市、旗),近500个乡镇,截后有诸多科研单位开展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研究,取至1996年总人口约800万人。河龙区间黄土层深厚、土质疏得了许多可贵的成果。但由于研究工作的

6、复杂性,许多问题尚松、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而且暴雨集中、强度很大,未得到根本解决。为此,水利部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会于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是黄河中游洪水及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河1996年又设立了第二期水沙基金课题《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龙区间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较大支流共有21条,面积减水减沙效益分析》,对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继续进行深化研究。211.3万km,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5%,其中侵蚀模数大于1计算方法225000t/(km·a)的面积6.93万km,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占三门峡以上总输沙量的90%以上。新中

7、国成立以来,黄河中游开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系众多,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十分复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河龙区间水沙来量自70年代以杂,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且南北、东西差别又很大。为了使计算来开始减少,80年代大幅度减少,90年代继续减少。与1950~结果最大程度地切合实际,研究中将河龙区间分为三大片:陕1969年平均值相比,70、80、90年代(1990~1996年)河龙区间北片、晋西北片及南片。南片又分为河东片和河西片:河东片3年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19.35、36.15和15.15亿m,年均输沙包括属于山西省管辖的屈产河、昕水河和州

8、川河等3条支流及·2·人民黄河1999年第21卷第9期未控区,河西片包括属于陕西省管辖的延河、汾川河及仕望川础,强调坡面系统与沟道系统、洪水与泥沙的有机联系。其分等3条支流及未控区。在每个分片计算区内,按支流、水土流析思路为:频率分析→减洪指标→减洪→减沙→效益。失类型区和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