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

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

ID:52718090

大小:1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9

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_第1页
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_第2页
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_第3页
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_第4页
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圆球法测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在稳定热流情况下,用圆球法测各种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方法。2.确定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3.加深对付里叶定律的理解。二、实验原理付里叶定律应用于球体稳定导热时其热流量:<)<1)实验证明,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对决大多数工程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近似地认为是直线关系。<2)将<2)代入<1)通过分离变量(>(3><4)式中—分别为内球壳的外径和外球壳的内径

2、维稳定温度场,测出它的直径以及导热量的值,则可由<4)式求出温度,以及时材料的导热系数。b5E2RGbCAP5/5为了求得和的依变关系,则必须测定不同下的之值,从而求出<2)式中的和值。球壁导热过程三、实验数据记录均电加热器mmv℃mmv℃mmv℃℃mmv℃mmv℃mmv℃℃电流A电压VV123实验二空气横掠单管时平均换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实验装置,熟悉空气流速及管壁的温度的测量方法,掌握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2、通过对实验的综合整理,掌握强制对流换热实验数据的整理方法。3、了解空气横掠管子时的换热规律。5/5二、基本原理根据对流换热的分析,稳定受迫对流时的

3、换热规律可用下列准则关系式来表示:Nu=f(Re·Pr><1)对于空气、温度变化范围又不大,上式中的普朗数Pr变化很小,可作为常数看待,故<1)式简化为:Nu=f(Re><2)努谢尔特数Nu=<3)雷诺数Re=<4)式中α—空气横掠单管时的平均换热系数,(w/m·℃>u—来流空气的速度,(m/s>D—定型尺寸,取管子的外径,(m>λ—空气的导热系数,(w/m·℃>υ—空气的运动粘度,(m2/s>要通过实验确定空气横向掠过单管时的Nu与Re的关系,就需要测定不同流速u及不同管子直径D时换热系数α的变化。因此本实验中要测量的基本量为管子所处的空气流速、空气温度、管子表面的温度及管子表

4、面散发出的热量。p1EanqFDPw三、计算公式1、空气的来流速度:根据伯努利方程,毕托管所测得的气流动压△P2、实验管二电压测点间的发热量Q:Q=IU(W>式中U——实验管二电压测点间的电压降,伏I——流过实验管的电流,安培3、管子平均换热系数a:a=(w/>式中:A为二电压测点间实验管的外表面积4.换热准则方程式根据每一实验工况所测得的值可计算

5、出相应的Nu值及Re值,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如以Nu为纵轴,Re为横轴,将各工况点出,它们的规律可近似地用一直线表示:RTCrpUDGiT即lgNu=a+mlgRe则Nu和Re之间的关系可进似表示为一指数方程的形式:即Nu=CRem其中a=lgC如用:X=lgRe;Y=lgNu,则可表示成:Y=a+mX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系数a及m可按下式计算:式中n——实验点的数目其中XY=(lgRe>(lgNu>5/5X2=(lgRe>2在计算Re及Nu时所用的空气物性参数λ和ν,以边界层的平均温度tm=为定性温度,查有关表格。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5/

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