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的防治技术.doc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doc

ID:52748319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稻飞虱的防治技术1、稻飞虱纱剂防治技术要点稻飞皿属迁飞性害虫,可以随风雨远距离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观具有暴发性和突发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重耍害虫。稻飞虱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成、若虫一般群集在稻丛下部活动,在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雌虫用产卵管刺裂稻茎的表皮组织,将卵产于组织内。稻株被刺伤处常呈褐色条斑,严重吋稻株基部茎秆腐烂,植株枯死,形成一团一团的“黄塘”、“落窝”现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黄倒伏,对产量影响极大,轻者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颗粒无收。目前,稻飞虱对有机磷、

2、氨基甲酸酯类杀山剂的抗性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防治难度不断增大。耍提高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必须掌握施药技术。在防治时,如能抓住以下儿个要点即可有效地控制稻飞虱为害:1、防治指标。可自行下田检查,如在分篥期每丛稻株上的稻飞虱超过10头、孕穗期每从稻株上的稻飞虱超过5头就该立刻喷药防治。2、防治适期。掌握稻飞虱的防治适期十分重要。稻飞观种群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为减轻后期防治压力,要在水稻生长前中期,抓住卵孵高峰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当若虫数量激壇或出现短翅型成虫时即应及时喷纱防治。3、对口农药。防治稻飞虱宜选用嗟嗪酮(扑虱灵)、敌敌畏+叶蝉散(或毒死婢)等,严

3、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纱、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据研究表明,稻田使用菊酯类农药能引起稻飞虱再度猖獗:一是菊酯类农纱常规剂量不能有效杀死稻飞虱或者只能杀死部分或大部分稻飞虱,且药效期短,不能持续保持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二是菊酯类农药能刺激稻飞虱的繁殖力,壇加产卵量,使得用药区的稻飞虱种群数量超过非用药区;三是菊酯类农药大量杀死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蜻等稻飞虫I的主要天敌,使药后余生的稻飞虱及其后代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稻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同时,鉴于褐飞虱对毗虫咻类农药抗性已达高抗水平,为确保防效,必须坚决停止使用,噪虫眯与毗虫咻有交互抗性,也不

4、宜推荐使用。目前我国各稻区重点推广I®嗪酮(扑虱灵)、毗酚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技术。经各地试验表明,曝嗪酮(扑虱灵)不仅对稻飞观低龄若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还可有效减少下一代成虫的产卵量,可作为防治稻飞虱长效药剂推广使用。在具体防治稻飞虱时,可釆取速效(速杀性好)药剂与长效(持效期长)药剂相结合的防治对策,选用以下农药混合配方并注意交替使用进行防治:①敌敌畏+1®嗪酮(扑虱灵),②毒死婢+囈嗪酮(扑虱灵),③叶蝉散+曝嗪酮(扑虱灵),④杀虫双+曝嗪酮(扑虱灵),⑤敌敌畏+叶蝉散。4、施药方法。一是施药量耍充足,每亩需喷足药液60〜75公斤;二是喷药时要尽量对

5、准稻丛基部(因稻飞虱多集中在基部为害);三是喷洒要均匀;四是施药吋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以保持5厘米左右的浅水层为好);五是补施药的田块应轮换喷施药剂;六是高温天气期间应避免中午施纱;七是无水田块可选用敌敌畏拌细砂撒施防治(亩用80%敌敌畏乳油150毫升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入干细土20千克左右,拌匀后带防毒手套撒施,要现拌现撒)或以速效药剂为主进行防治。5、统防统治稻飞虱成山具有短距离飞翔、扩散的能力,活动能力强,如果农户分散施药,则可能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因此,各地在组织统防统治时,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进行防治,提

6、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在稻飞虱防治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耍深入防治第一线,对不同类型田进行分类指导,以提高防治技术的到位率。6、及时补救。鉴于稻飞虱防治难度日趋增大,在防治期间山间虫II密度高的田块一定要及时检查防治效果,对防治效果欠佳的稻FH应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如补喷10%烯喘虫胺,用药半小时后稻飞虱儿乎全部被杀死)。对于稻飞虱为害严重的田块,在喷药吋加入0.2%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可促进植株恢复生长。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天敌,稻飞虱在稻FH中能被许多天敌捕食或寄生。如各种蜘蛛、青蛙捕食成虫、若虫,黑肩绿盲蜻吸食稻飞虱卵,各种稻虱缨小蜂寄生于稻飞虱

7、卵,各种螫蜂寄生于稻飞虱若虫。这些天敌对抑制稻飞虱的发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农药品种,尤其在水稻前期耍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农纱,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二是稻山养鸭,根据稻山虫害情况,掌握在稻飞虱、叶蝉若虫盛发期以及螟虫、稻纵卷叶螟成虫始发期至盛发期在稻山放鸭防治,不仅对稻飞虱有显著的控制效杲,而且由于鸭子的践踏,稻田中杂草也极少,收到了治虫除草的双重效应。2、栽培防治:合理密植,浅水灌溉,适时晒田,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降低稻田湿度等栽培措施,可降低稻飞虱的繁殖系数。3、药剂防治:由于稻飞虱的发生面积

8、大,危害程度重,做好虫情调查,使用选择性农药,仍是当前防治的主要措施。在每百丛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