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

ID:52773299

大小:1.98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4-13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_第1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_第2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_第3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_第4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而表现各异。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也为治疗目标的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各家不一。下面根据患者常见存在问题,介绍一种评估方法,供大家考虑。诊断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等危险因素的(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影像学等辅助检

2、查时探索病因。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对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分型(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五)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的症状混合出现。按瘫痪部位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以四肢瘫和双瘫为多见。功能障碍的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

3、孪缩等情况。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出生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龄—6)*0.52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低于15%一.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1.运动发育障碍的评定正常小儿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和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4岁能爬梯子。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二.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人体

4、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学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对患儿肌张力评估的重要性。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的情况。2.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小儿取仰卧位,头和身体居中A.内收角:患者两下肢伸直,外展至最大限度,两大腿间的夹角B.国窝角:将小儿一侧下肢拉

5、直,抬高,屈髋关节,大腿与小腿在间的夹角C.足背屈角:尽量被动背曲踩关节,足背与小腿间的角度D.足跟耳试验:牵拉患儿一侧足使尽可能向同侧耳部靠拢,足跟与臂部连线与桌面形成的角度关节活动度内收角    国窝角     足背屈角1—3月40-8080-10060-704—6月70-11090-12060-707—9月100-140110-16060-7010—12月130-150150-17060-70正常小孩的关节活动度通过对患儿协调功能及精细动作的评定可了解四肢的共济活动,协调能力及手指基本功能状况。较常用有以下几种方法:A.指一鼻试验:小儿在任何体位将臂伸直再用食指触鼻尖。有共

6、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B.对指试验:任何体位患者用拇指与其余指依次对指,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C.轮臂动作:快速,反复作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3.协调功能与精细动作的评定这一评定非常重要,通过检查可判断神经发育与动作发育水平,是指导训练的依据.A.原始反射评定a.紧张性迷路反射:头取正中位,上,下肢伸展,仰卧位时头后仰,全身伸肌张力增高,呈“伸展模式”伏卧位时头前曲,四肢屈曲,全身屈肌张力增高呈“屈曲模式”则为阳性,3-4月消失。持续阳性可阻碍小儿正常的运动发育b.紧张性颈反射(TNR)4.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的评定⑴ATNR:仰卧,头居中,四肢伸直,将小儿

7、头转向一侧。阳性表现为面朝向侧肢体伸展,枕向侧屈曲。3-4月消失⑵STNR:俯卧,头颈尽量前屈和背伸,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背伸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则为阴性。5个月左右转阳若TNR持则可影响小儿四肢运动发育,平衡能力及抬头。c.握持反射:刺激患儿手掌R侧,引起小儿手指迅速屈曲,紧握,该反射2-3个月消失d.交叉伸展反射:仰卧,头居中,让一侧下肢屈曲,后伸展,阳性表现为另一侧下肢则与之相反,该反射1-2个月消失自动反应评定包括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应翻正反应又称调正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