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模设计流程.doc

拉伸模设计流程.doc

ID:5277905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0

拉伸模设计流程.doc_第1页
拉伸模设计流程.doc_第2页
拉伸模设计流程.doc_第3页
拉伸模设计流程.doc_第4页
拉伸模设计流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伸模设计流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拉伸模设计流程拉伸模的种类:单动拉伸模、双动拉伸模和三动拉伸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最多的是单动拉伸模,双动拉伸模和三动拉伸模极少遇到。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单动拉伸模的结构和设计流程,供大家参考。单动拉伸模按照结构分为:一般结构(内导向)、外导向和箱式结构。一般结构大家遇到的最多。在制件比较细长,内导向比较困难时,才采用外导向和箱式结构。一般结构的单动拉伸模设计流程分为下面几个步骤。一、仔细看清设计任务书、工艺和机床参数1、设计任务书。规定了一些设计规范、闭合高度等具体要求。2、拉伸模的UG工艺

2、文件。第一层放置的是工艺片体,第二层放置的是分模线、坯料线和拉沿筋中心线,第三层放置的是CH孔和到底标记的位置。3、机床参数。主要看工作台气顶孔的位置、气顶行程、机床最大闭合高度、压板槽位置等参数。二、实体设计首先将第一层的片体进行缝合,将缝合好的片体备份到第10层。1、压边圈①初步确定模具中心。一般将模具中心设在坯料的中心上。②压料面。将坯料线向外扩10mm,用扩出来的线和分模线拉伸出一个实体,用缝合好的片体进行裁减,得到的型面即为压边圈的压料面。③压边圈上部铸造毛面。一般做成平面,比最低型面低35

3、-40mm。按压料面最外棱边四周长出宽120x40mm。如果型面复杂,可随型下降40mm。④布置气顶。尽量将模具中心与机床中心重合。气顶布置在分模线周围,300左右一个。如果移动机床中心,左右、上下最大偏移75mm。⑤布置调压垫TS191、墩死垫TS191。原则:每300-400mm一个,在压料面四周均匀分布,距离压料面35mm。调压垫正下方必须有墩死垫相对应。调压垫与气顶不能在Z向重合。⑥布置压边圈立筋。分模线向外偏10和60mm,布50mm的随型立筋,调压垫、气顶位置均有立筋。⑦布置压边圈与上模导

4、向。详细参照天津汽车模具厂《冲模设计标准》导向基准TS-2106。⑧布置档料板。一般前后、左右各2块。出料方向TS421,左右TS422,进料方向TS423。⑨布置压边圈与下模内导向。一般前后、左右各2块导板。注意导板的安装面要大于凸模轮廓线3mm以上。布置原则参照天津汽车模具厂《冲模设计标准》导向基准TS-2106。⑩压料芯底板。在压料芯的合适位置加上40mm底板。2、下模①凸模。用分模线拉伸实体,用片体进行裁减,得到的型面即为凸模型面。将凸模向内缩10mm子口,结构参照天津汽车模具厂《冲模设计标准

5、》凸模、压边圈、压料面尺寸TS-2109。②凸模挖空。如果做成分体式,可选择下挖空或挖减重孔的形式。在凸模上做出与凸模本体相连接的固定板,不要忘记压边圈要让空。在适当的位置加上起吊翻转套。如果与下模做成整体式,最好选择在凸模上挖减重孔,凸模部分不要采用下挖形式。③下模上平面。上平面距离压边圈底面40mm。④气顶让孔和墩死垫。气顶让孔和墩死垫的按照压边圈设计好的位置进行布置,可以进行调整。⑤布筋。墩死垫下方必须有通筋。筋不要与机床压板槽相重合。筋的间距在350mm以内。⑥安全螺钉。行程的计算:将压料面向

6、Z向平移,直到完全没过凸模,即为压料芯的行程。安全螺钉的行程在压料芯行程的基础上加20mm。⑦内导向导板处应设置窥视孔。3、上模①上模压料面。与压边圈的压料面大小相同。②布筋。在压边圈调压垫的位置上布通筋。③流水孔。上模打出排废料、废液的流水孔Φ40。④上模高度的确定。首先看要求的闭合高度,将闭合高度分三等分,分别给在压边圈、下模和上模上。如果没有闭合高度要求,可初步确定750、800两档。一、出二维图基本上四页。第一页:断面图。横向断面、纵向断面和X向视图。横向断面包括压边圈分别与上下模导向的导板、

7、调压垫、墩死垫、气顶顶出的高度加工面尺寸。纵向断面包括档料板、安全螺钉等高度加工面尺寸。X向视图包括上模与压边圈导向、导腿部挖空等情况。气顶行程图和气顶布置图在此图中表达出来。第二页:压边圈平面图。俯视、左视、前视图和轴侧图。俯视图表达完整的加工尺寸和高度尺寸。左视、前视图作为辅助俯视图验证部分高度尺寸。轴侧图拉出标准和非标准零件的件号。第三页:下模平面图。(参照压边圈平面图出图要求)第四页:上模平面图。(参照压边圈平面图出图要求)一、明细表如没有特殊要求,与料有接触的铸件均用钼铬铸铁材料。其它标准件

8、按照实际情况填写。二、检查1、实体检查。实体有没有干涉、没有对齐、强度弱等问题。特别是凸模做成分体时,固定板与压边圈是否有干涉的地方。2、二维图和明细表的检查。二维图表达是否完整、清晰。明细表是否和二维图的件号一一对应,是否和标准件手册一一对应。撰稿人:吴骏2006年2月1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