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doc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doc

ID:52784336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0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doc_第1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doc_第2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4《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解比例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我把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

2、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探究能力。(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此,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具准备:多媒体二、教法、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了“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观察分析、猜测验证、运用迁移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激发学生兴趣。三、教学过程立足于

3、学生的学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四)总结反思,提升认识。下面我将对这四个环节做具体说明。(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生交流回忆学习比列的意义时想到了比的意义、基本性质,那么比例的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在学习之前先复习一下。出示几组比学生判断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师生交流:大

4、家是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可老师不是这样想的,而且很快就可以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这样设计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我分两部分第一学生自学各部分的名称。①由于名称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没有探究的价值,所以这部分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并说一说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②学生自己任意写几个不同形式的比例,小组内交流各部分的名称。包括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第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这几个比例,猜想一下比例的四个项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然后小组内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

5、确。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发现学生有价值的思维。集体交流,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学生会说出比例中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所以大量的素材十分重要,因此让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进行验证,并在交流时有意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通过交叉连线使学生明确: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相等。教师提升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ad=bc在这一

6、版块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猜测、验证、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解决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基本练习。(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开始复习中的比能否组成比例。让学生体验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的多样性。(2)判断哪一组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可先假定每组中的两个比是能够组成比例的,再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检验。2.综合练习。根据三角形中放大和缩小的数据组成比例。可以组成的比例有很多。可以先让学生各自写一写,再组织交流。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根据三

7、角形边的对应关系来写,写出的比例一定是正确的。这样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总结反思,提升认识。引导学生从知识点、学习方法以及学情态度来总结,谈谈自己的收获。这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大胆猜测、多方验证,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四、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3:6=2:46×2=3×4a:b=c:dbc=ad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叫比例的基本性质我的说课完毕,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指点,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