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脾肝肾.ppt

中医基础-脾肝肾.ppt

ID:52821979

大小:3.30 MB

页数:79页

时间:2020-04-13

中医基础-脾肝肾.ppt_第1页
中医基础-脾肝肾.ppt_第2页
中医基础-脾肝肾.ppt_第3页
中医基础-脾肝肾.ppt_第4页
中医基础-脾肝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脾肝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脾“仓廪之官”脾位于中焦。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与胃为相表里,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的特性五行属土。阴中之至阴,喜燥而恶湿。易壅滞,通于长夏之气。(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运输;化:消化、吸收。指脾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功能体现于两方面: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脾运化水谷的过程:食物──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糜││水谷精微┌─┐│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地点)小肠──────┤脾├─────┤│食└─┘││物│散精

2、于肝,淫气于筋│残││渣││└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大肠│粪│便│体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纳差、腹胀、便溏,以及倦怠乏力、消瘦、头晕目眩等气血化生不足等病变。脾运化水液的过程:游溢精气清中之清水饮──胃──────┐┌───头面诸窍│││宣发全身皮毛│┌──┐散精(津液)│肌肉腠理小肠────┤脾├───────肺│清└┬─┘││浊│清中之浊│肃降│││大肠│其它脏腑││││肃降│浊中之清│└─────────肾│之浊│尿│膀胱若脾虚,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就会出现水液代谢的失常:湿、痰、饮,甚至水

3、肿等病变。健脾利水主统血:即指脾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2.主统血统:统摄,控制。生理: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能摄血,故脾可统血。病理--脾不统血便血、尿血、崩漏、肌衄阴道出血皮下出血下部出血出血特点:慢性,少量肌衄:血从毛孔而出,又称汗血补气摄血3.主升清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动特点。脾“主升”功能有两层含义:1)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发挥濡养的作用。2)升提:脾气充足,固摄某些内脏于恒定的位置,防止内脏下垂。“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清·叶桂病理--脾不升清清气不升

4、便溏精气下泄腹胀眩晕、乏力病理(脾不升提)--中气下陷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又名“阴挺”脱肛又名“直肠脱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二)生理特性1.脾宜升则健2.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3.脾之气与长夏相应(三)生理联系1.脾合胃2.在体合肌肉,主四肢病理: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中医称之为“痿证”生理:脾之运化与四肢、肌肉充养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脾虚,四肢失养消瘦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病理: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口

5、唇淡白不泽。4.在志为思思虑过度伤脾使脾胃气机阻滞、郁结,脾失健运,出现纳呆,脘腹胀满,甚至头目眩晕、健忘等。思则气结:5.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为涎。脾虚流涎脾阴不足,涎不化生,口干舌燥。四、肝“将军之官”肝的位置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肝与胆为相表里。肝的特性:五行属木,体阴而阳用。其性刚(刚脏)、主升、主动、易升发太过,通于春气。(一)主要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疏”:疏通、畅达;“泄”:发散、升散。“气机调畅”: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6、。(1)调畅气机:调畅全身气机肝气升发、条达、舒畅,可以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人身脏腑之气各行其职气机调畅。与否是判断肝之疏泄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气血运行正常生命活动正常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平衡协调(2)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血及津液运行正常气能行津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3)促进脾胃的运化:调畅脾胃气机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4)调畅情志:情

7、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密切相关。“肝主谋虑”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五脏功能正常—正常情志活动。(5)调节生殖功能:调节冲、任二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隶属于肝,肝为血海。女性经带胎产,与肝之疏泄功能的关系密切相关。“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疏泄调节精室司精关之开合肾—封藏“司疏泄者,肝也;司闭藏者,肾也”(朱丹溪)通而不滞散而不郁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3.调畅情志5.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主疏泄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气机调畅4.调畅胆汁分泌排泄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脾不升清(肝脾不

8、和)上:头目眩晕下:腹胀腹泻胃不降浊(肝气犯胃)上:呕逆中:腹胀痛下:便秘胆汁分泌排泄不畅右胁胀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病理上: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津行失常:(气滞水停)瘀血癥积舌质暗,有瘀斑痰、湿、饮、水肿“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病理上: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肝失疏泄疏肝理气+(活血、化痰、利水)气滞津停:梅核气(痰)或臌胀(水饮)病理上:女子——月经紊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