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教师用书-补充习题-第9章-固体液体物态变化.doc

物理-选修3-3-教师用书-补充习题-第9章-固体液体物态变化.doc

ID:52824055

大小:3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物理-选修3-3-教师用书-补充习题-第9章-固体液体物态变化.doc_第1页
物理-选修3-3-教师用书-补充习题-第9章-固体液体物态变化.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物理-选修3-3-教师用书-补充习题-第9章-固体液体物态变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物态变化》教师教学用书五补充习题A组1.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方法是(  )A.从外形上判断B.从导电性能来判断C.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D.从有无确定的熔点来判断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晶体的是()A.石英、雪花、玻璃B.食盐、橡胶、沥青C.食盐、雪花、金刚石D.雪花、橡胶、石英3.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正确的说法是:()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分布和内部相同,所以有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作用,分布比内部稀,所以有收缩趋势D.液体表面分子受到与其接触的气体分子的斥力作用,使

2、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4.(多选)关于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任何固体均是浸润的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成凸形C.如果附着层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作用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该液体与物体之间是不浸润的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5.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由于表面张力引起的(  )A、布伞有孔,但不漏水B、小船浮在水中C、硬币浮在水面上D、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钝6.一个玻璃瓶中装有半瓶液体,拧紧瓶盖后,放置一段时间,则()A.不再有液体分子飞出液面B.不再有气体分子进入液面C.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停止运动,达到平衡D.在

3、相同时间内从液体里飞出的分子数等于返回液体的分子数,液体和汽达到了动态平衡7.(多选)关于干湿泡湿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湿泡所显示的温度都高于干泡所显示的温度B.干泡所显示的温度都高于湿泡所显示的温度C.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干燥D.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潮湿8.当空气水蒸气的压强是1.38×103Pa,气温是20°C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C水蒸气饱和汽压是2.30×103Pa)A.1.38×103Pa    B.0.92×103Pa    C.60%    D.40%9.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

4、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A.氧、氦、氮B.氧、氮、氦C.氦、氧、氮D.氦、氮、氧10.有一句民间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所谓“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请简要说明这一句民间说法的科学道理。11.把水或油灌入小口瓶时,常在瓶口插入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水或油就沿着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不致流到瓶子外面,这是什么道理?如果要将水银灌入小口瓶中,能否采用竹筷或是玻璃棒?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12.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或凝固。把这

5、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板,建筑材料可以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它的道理是什么?B组13.(多选)将不同材料做成的两根细管子A和B插入同一种液体中,A管内的液面比管外液面高,B管内的液面比管外液面低,那么(  )A.该液体对A管壁是浸润的,对B管壁是不浸润的B.该液体对B管壁是浸润的,对A管壁是不浸润的C.A管内发生的是毛细现象,B管内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D.A管和B管发生的都是毛细现象14.(多选)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毛细现象()A.粉笔把纸上的墨水吸干B.车轮在潮湿的地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C.托利拆利实验管内的水银面高于管外的水银面D.用较细的吸管喝饮料.15.

6、下列现象或事例不可能存在的是()A.80°C的水正在沸腾B.水的温度达到100°C,而不沸腾C.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才能熔解D.温度升高到0°C的冰并不熔解-2-参考答案:A组1.D;2.C;3.C;4.CD;5.B;6.D;7.BC;8.C;9.D;10.解析: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和水缸外表面温度比空气的温度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水缸外表面会产生液化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时,虽有水蒸气在水缸表面液化,但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时,水蒸气在水缸表面的液化强于水的蒸发,形成一层小水珠,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是降雨的一个条件,所以降雨的可能性就大。11.解

7、析:水和油对竹筷或玻璃棒是浸润液体,故能够引流;水银对竹筷或玻璃是不浸润液体,浸润于铜或锌,不能采用竹筷或玻璃棒引流,但可以用铅棒或铜棒或锌棒引流;答:水和油对竹筷或玻璃棒是浸润液体,故能够引流;不能,可以用铅棒铜棒或锌棒引流.12.解析:答:当室内的温度升高超过40℃时,聚乙烯材料熔化,从室内吸收热量,使室内的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当室内的温度降低低于15℃时,聚乙烯材料凝固放热,使室内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这种材料有调节室温的作用。B组13.AD;14.AB;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