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分析”之辨.doc

“赏析”“分析”之辨.doc

ID:52841371

大小:6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赏析”“分析”之辨.doc_第1页
“赏析”“分析”之辨.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赏析”“分析”之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赏析”“分析”之辨——2017年高考诗词鉴赏题中“赏析”归属分析文/范奎2017年上海髙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题类型与2016年保持一致,题T表述也相对一致:“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题T•中的“赏析"一词很清楚地把题目的能力层级定位在“综合"这一层面。然而从题目的参考答案示例来看,仅仅提供了作者的表达方式特点以及表达的具体情感。而冃,从参考示例表述来看,也完全是依照诗歌情感发展脉络依次分析。因此,这一答案示例所体现的考查层级更像是“运用”层面的“分析”。从这个角度看,二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更好地厘清二者

2、的差异,关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学生的清晰把握。针对“学习水平",《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附录部分作了这样的界定:学习水平,基本含义卩常用行为动词举例心运用3应用已习得的语旨知识与经验,解决简单的语文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卩分析、辨析、阐释门综合》综合运用知识与经验,解决复杂的语文问题,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新的感受与体验。a赏析、评价、探究、想象门结合学习水平的“基本含义,,,我们可以对常用行为动词“分析^赏析”做这样的简单区分:“分析"是应用已习得的语言知识与经验,解决“简单''

3、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即可。而“赏析"则是需要综合运用知识与经验,解决“复杂"问题,最关键的是需要在“赏析"之后,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新'‘的感受与体验。从“基本含义"中可以看出,这两个行为动词应该是同中有异的关系。或者可以说“赏析"比“分析”更进一步,要求更高。然而,这恰恰给我们带来困扰,因为“简单''与“复杂''之间的界限不明,正如2017年高考试题中古诗词鉴赏题中的“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到底是简单还是复杂,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同时,“形成自己的思考与感受"与''形成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新的感受与体验"之间

4、也存在程度的区分度不高的问题,如果从字面看,“赏析"所处的学习水平要求有一个“新“字,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感受与体验。然而,如何界定“新”又是一个问题。这样的话,对这两个相似的概念便仅仅留下一个模糊的区分,很难让师生在具体的教学考过程中清晰把握。在《普通股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2017)》一文中,涉及到这两个行为动词同时与本题考查相关的考点表述如下:“古代诗文II.运用/II.6分析常见的表达手法及其表达效果。III.综合/III.5赏析作品使用的手法。”从2017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题干来看,它应该属于“综合'冰

5、平中的“赏析作品使用的手法"这一考点。这里所谓的手法应该是“如何表达情感”,也就是抒情的具体手法。但是仅从考点,我们无法清楚地把握题干要求考生“赏析”到怎样的程度。同时,正如上文所言,如果依据参考答案来看,它更像是“分析”,首先从“表达手法”来看,它属于抒情这一表达方式的具体手法,即答案示例中所言“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同时,答案示例中通过这一•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则涉及到所谓的“表达效果S综上,我们认为这一题目的题干表述与答案示例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学习水平"以及一些易混淆的“行为动词"的界定上还需要更加清晰。基于这样的分

6、析,我们认为就诗词鉴赏题答案示例以及题T之间的关联度来看的话,不如换“赏析''为“分析",否则,因为迁就所谓“诗词鉴赏''中的“鉴赏''而用“赏析",具体要求却仅仅停留于“分析",无疑不利于教学的针对性指导,会给广大师生带来困惑。当然,作为古诗词鉴赏的重要题型,且就其分值设置以及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时代隔阂等因素,这一题日更适合归于“综合”这一学习水平。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赏析"作更进一步的辨析。我们依然回到上文对“学习水平"基本含义的分析上,上文已经从二者区分的模糊性做了分析。为了辨析“赏析”的概念,我们需要从清晰度上再来审视上述“基本含

7、义J在“运用"与“综合'啲基本含义小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差异,那就是“综合叫

8、有“建构新的知识结构''这一内涵,那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利用以往学习的知识与经验,对新的阅读文本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能够从中获取新的的认知。从2017年高考古诗词这一题目中,我们可以这样來看,学生通过对本诗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的分析中认识到这一首诗歌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性,获取新的有关表达情感的认知。可能以往有关诗词抒发情感要么单纯的借景抒情,要么借用典故抒情,而本诗却综合各类方式,使得表达情感方式有其独特特点,从而对情感抒发、主旨表达等有促进作用。这样的“新"的

9、,“这一个,,的艺术效果需要考生能够通过分析有所发现,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亦即对“诗词如何表达情感”有一个更新的认知,更为全面的把握。(本文节选自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范奎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