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泌园春、雪.doc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泌园春、雪.doc

ID:52856175

大小:1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泌园春、雪.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泌园春、雪.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泌园春、雪.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雪》教案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和兴趣,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表达的感情,感受作者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 。2、体会词作的修辞手法及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3、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的意境,领略毛泽东的伟大胸怀和伟大人格。2.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声背诵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导入:欣赏了塞外“忽如

2、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下雪盛景,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伟人怎样的情怀?3.出示课件中的课题《沁园春.雪》 ,介绍作者        4.体裁和题目分析:体裁:词;沁园春:词牌;雪:题目。5.背景介绍:《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长征部队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

3、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二、初步感知(一)明确重点读音及词语解释:(投影)1.正音:沁(qìn)园    莽(mǎng)莽    红装素裹(guǒ)    分(fèn)外妖娆(ráo)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àn)   数(shǔ)风流   一代天骄 (jiāo)2、解词:[补充资料]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略输文采

4、〕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二)朗读1、观看多媒体画面,聆听配乐朗读,提醒学生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2、请学生个人朗读,指出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3、教师范读,并通过课件出示朗读的重音及节奏。4、全班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三. 课文上阕研读赏析  1.分析前三句。 (1)这三句在上阕的作用: 要点:总写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 

5、(2)由此可见上阕的结合特点是什么?先总写,后分写。(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在情态的描写上有何不同?明确:前者是静态描写,后者是动态描写。 (4)分析描写群山,高原的几句。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 为什么觉得群山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像一只只白象在奔驰?(学生发挥想象回答) 要点: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被白雪覆盖的群山宛延曲折,伸向向远方,仿佛一条条银蛇在舞动;一座座披着白衣的高原,仿佛一只只白象在奔驰。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丽;二者又都有奔放活泼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

6、5)“长城”、“大河”和群山、高原的描写,在情态上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后,老师操作电脑显示)要点:前者静态、后者写动态;塑造了一个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意境。四。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2.背诵课文。3.课后积累毛泽东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