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ID:5287175

大小:229.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_第1页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_第2页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_第3页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_第4页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一甲,缘交f.中国农史j995年第¨卷第3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潘宪生致—————、FI,<丫.、(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受历史和文化要素的深刻影响。中国农业推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但趋向正规化还是进八奴隶4社会以后开始的,其主要标志是农业推广程序的创立在近代;农业推广教育和推广机构的成立,使农业科技推广逐渐向科学化方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历经几番变迁而最终走向成熟完善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的历史沿革主要有队下特征即椎广体系建立的强权性;推广体系发展的依随rI生和波动性;推广体系发展的失衡r眭}推广体系发展的滞后性。因此,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过程中,要树立长期农业的思想;进行经营制度创新;重视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和组织能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与成果转化直接有关的成果生产供给系统.成果开发载休和成果吸收消化系统,而且还涉及农业教育培训系统,农业科技信息反馈系统和其它的社会支撑系统。而这些系统都受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要素的影响,尤其是科技推广

3、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受到技术供体和技术受体之间存在的历电因素和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所以,认真探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对于寻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指导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积极的意义。一、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t(-)古代农业技术推广史。我国是文明古国,科技发展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农业推广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考古发现证明,早在8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将野生粟驯化改良成栽培粟,并在中原广大地区推广。在那时,技

4、术推广活动初具雏型,主要是和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相结合的,属于一种自发的不自觉状态。由于氏族社会成员之间没有脑体分工,推广活动则主要伴随生产活动、社会交往和住地迁徙而进行当时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依靠口授,据史学家分析,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是上古时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技术推广人的神化描述。《管子·轻重篇》记载“⋯⋯神农氏作,种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周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斫术为耜,揉木为耒,来耨之利,以教天下。”据记载,在距今4000多年尧帝时推举姬弃担任部落联盟的农师,官名一94一‘维普资讯htt

5、p://www.cqvip.com后稷.今陕西武功县东fU~'l-仍存有“救稼台”遗址。以上这些描述都深刻反映了我国上古时代的技术推广活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趋向正规化还是进人奴隶制社会以后开始的。在这一时期t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手段仍然主要是13授和实地指导。但在奴隶社会后期,用于技术推广的文字_已载和诗歌对农业技术的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成书于春秋以前的《夏小正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农家历,对古代农民耕作有指导意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有“农家”。写于战国时代的农书有《神农和《野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6、农业生产力也发生了巨大化变.依靠口授和简单的文字歌谣的形式来传播和推广农业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进人封建社会后,记载农业技术的书籍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古农书达500多部,至今仍收藏的达300多部。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农业典籍最多的国家,这是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物质基础,这也标志着农技推广由原始的13授、歌谣转变为书籍传播,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利学性和普遍性。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是农业技术推广程序的创立为标志的,这也表明了农业推广体系由依附伴随状态向自立成长阶段过渡的开始。在公元前IO0年左右搜粟

7、都尉赵过创建了比较科学的农业推广程序。赵过的代田法分三步实施,第一亲自试验,证实代田法比缦田法优越,作为推广的先决条件;第二开办全国最早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借助行政(县令和三老)和农业生产骨干的力量,在适宜地区推广代田法。第三,再由培训过的骨干在公田和私田上示范,进行重点推广。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民皆称便”.因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比西方要早近二千年。另外,我国历史上的农业推广中一直比较注意引种推广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到菲律宾经商的中国商人陈振龙将甘薯引种到福建长乐,并种植成功。清乾隆十四年(1749

8、)陈振龙后代陈世元将甘薯引种山东.促进甘薯在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大面积推广。公元l715年苏州织造李煦将康熙皇帝特赐御谷一石分别在苏州、江宁和江西个别县试种,他亲自在苏州进行双季稻和单季稻的对比试验,成功后在江西等地推广。早在l8世纪初中国就已经开始由官方组织良种示范试验推广程序,并详细记载播种期和产量,使推广工作借助行政官员的支持,进一步走向科学的轨道上来。至此,我国古代农业推广活动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