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

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

ID:52894288

大小:354.3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31

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_第1页
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_第2页
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_第3页
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_第4页
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徐华疟疾(Malaria)是由按蚊传播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一般有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的临床表现,有时还会引起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疟疾患者可引起脑、肝、肾等脏器损害,并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甚至多系统功能衰竭。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共有四种:①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它在人体循环内经过裂体增殖而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36-48个小时;②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它的裂

2、体增殖周期为48小时;③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malariae),它的裂体增殖周期为72小时;④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ovale),它的裂体增殖周期与间日疟原虫相似。疟原虫虫种之下还有不同的株(亚种),每种疟原虫可因它引起的潜伏期及复发间隔的长短、对药物的敏感性、对按蚊的易感性、致病力和宿主对原虫的免疫力等,区分为不同的株。我国北方的间日疟原虫长短潜伏期兼有,以长为主(6-8个月或更长),近似朝鲜株(Koreanstrain),在江苏、辽宁等地已发现长潜伏期间日疟原虫。南方地区的

3、间日疟原虫,主要是潜伏期短(12-22天)的,近似西太平洋区的溪桑株(Chessonstrain)。近年国内学者研究报道,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的子孢子数量有关,感染的子孢子数量大,表现为短潜伏期,感染的子孢子数量少,则潜伏期有的长,有的短。作为疟疾病原的疟原虫,它的有性体即配子体(gametocytes)随着按蚊吸人血而进入蚊胃内,经过结合(雌雄配子体结合→合子→动合子)、动合子停留在蚊胃壁弹性纤维膜下发育(动合子→早期卵囊)、增殖(早期卵囊→成熟卵囊→子孢子),成为能感染人的子孢子(sporozoit

4、e)。因此消灭配子体是治疗中很值得注意的一个环节。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首先是氯喹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出现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恶性疟原虫甚至对多种抗疟药产生抗药性。用鼠疟原虫进行人工选育,也可选育出对氯喹等抗疟药产生抗药性的原虫株。但到现在,即使有不少关于间日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下降的报道,却未产生被公认、经实验确证的间日疟原虫抗氯喹原虫株。疟疾的发病可分发作、再燃和复发三种形式,它们的区别和机制分述如下:发病与定时发作1/15疟疾诊断原则及标准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感染了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在

5、叮咬人吸血时,子孢子从蚊的唾液腺进入人的血液循环中,经30分钟,子孢子随血流进入肝脏内,在肝实质细胞内发育,进行裂体增殖,成熟裂殖体直径约45-60μm,内含数以万计的裂殖子。此时尚未引起临床症状,这个时期称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stage)又称肝内期或组织期,此期的长短因疟原虫种而异,短者约5天半,长者约15天。由于红细胞外期裂殖体成熟而增大,使肝细胞破裂,大量裂殖子进入血流,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等被认为是致热物质,刺激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寒热发作是人体对异性蛋白的反应

6、。疟原虫在血流中进行无性增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发育为小滋养体(环状体),形状如宝石戒指,接着发育为大滋养体、裂殖体,成熟裂殖体破裂,释放出大量裂殖子,又侵入大量红细胞内。一个裂殖体增殖周期所需的时间,就是定时发作的间隔时间。此时期称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stage)。如果通过输血将红细胞内期的原虫输给受血者,也是经过裂体增殖,然后发病。经过几个裂体增殖周期后,部分裂殖子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成雌、雄配子体,经过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又去传播给其他人。再燃临床上所见的疟疾患者再次发病有再燃

7、和复发两种原因,再燃是指疟疾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涂片检查难以查到疟原虫,但由于药物杀虫不彻底,仍有少量残存的原虫,隔一段时间,尚存的疟原虫经过裂体增殖而不断增多,又出现疟疾临床症状。复发由肝组织内的迟发性疟原虫发育并进入血液而引起疟疾症状再发者,称为复发(relapse)。疟疾复发是一个复杂问题,也是疟原虫生活史中唯一未完全阐明的问题。国内学者用猴疟模型进行观察,证明猴间日疟原虫即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cynomolgi)在肝内的发育是不同步的,部分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发育成熟,释放

8、裂殖子到血流中引起发病时,另一部分红细胞外期裂殖体仍处于未成熟甚至早期状态,因此,即使经过药物治疗,清除了血流内的原虫,但隔三个月左右,在肝内发育较慢的裂殖体仍然可发育至成熟,并释放裂殖子到血流中引起近期复发(shorttermrelapse)。至于隔6-9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的复发,即远期复发(longtermrelapse),国外学者提出的一种解释,目前暂时被同行们接受。Lysenko等提出,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在发育速度上具有多态性,即有快慢之别,快者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