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

ID:52901330

大小:419.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4-14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说课渝开学校李邻黎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学法教学流程记承天寺夜游说教法说课综述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所选的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人和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体现了“人与

2、自然”的主题。《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写了苏轼寻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赏月夜美景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和面对逆境的旷达胸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针对于这种情况,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一、字词交给学生,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孩子学会学习

3、。二、语句共同赏析,句子理解难于字词理解,老师对孩子及时帮扶,扶着孩子慢慢上路,走进文本。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起的工作,这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四、学法明确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必须是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

4、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他们学会,而且要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因此我根据教材、学情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字音,读懂文意,掌握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的意思。2、品读文字,领悟意境。3、朗读揣摩,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美丽的月夜,并能描绘月夜美景。2、朗读,读出月夜的恬淡,读出作者的欣喜孤独旷达。3、知人论诗。提供相关资料,辅助学生深刻理解此文及苏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苏轼的背景介绍,和对“闲”的领悟,学习作者旷达乐观从容的心态。

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1、朗读法:汉朝学者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的基石、积累的捷径、语感的源泉。学习文言文难就难在词句古奥难懂,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朗读。2、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需要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3、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究,才能发现真理。让学生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录下来质疑

6、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4、讨论法: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5、知人论世法: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文章的创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说学法说教法1、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谈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时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2、讨论法: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教师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教学机智,利用文

7、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教具使用目的:多媒体课件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其优点是审美效果比较直接,缺点是作用的效果缺乏深度。本课使用课件的目的在于渲染气氛,补充相关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并将松散的教学片段连缀成整体展现出来。诗歌导入作家作品整体感知研读赏析练习巩固教学流程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8、板书设计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歌导入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 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