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

试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

ID:5291674

大小:203.3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试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_第1页
试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_第2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8月号上旬刊夫教贯试论高Kq,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陈亮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等家庭主高职院校应当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分析高要成员X~-T-女的态度、教育方式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学生消除心理困惑,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往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问题原因基

2、本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对策子女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职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定群体,目前,这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切实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职学生3.学校因素。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中学有显著健

3、康成长。的不同,高职院校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学习和作息时间一、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掌握.课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高职学l_自卑心理。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总会跟本科院校生要独立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性的学生相比,自认为比不上本科学生,对自己学校教学水格各异的同学,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因素使有些平、育人条件产生不满,对自己的前途产生怀疑。另一方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尤其是刚面。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低收人家庭,家刚入校的新生,如果对上述问题处理不当,必将

4、产生严重庭经济贫困容易引起自卑心理。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2.厌学心理。进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力、学习劲头没有中学高。中学时期由于有了大学这一目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目前,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设标而刻苦学习,而一旦进入高职院校,往往放松对自己的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要求,认为学习及格能拿到毕业证书就行了。不少学生由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于基础差、学习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一些文科生就读

5、工4.生理、心理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科专业,出现学习吃力,考试不及格,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处于18~23岁之间,其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机能趋于成3.就业焦虑心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熟.由此而引起身体的生理机能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我国段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高职学的基础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的教生.他们上有学历层次高的研究生、本科生,下有注重实育.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一些正常的生理变化缺乏正确的操技能的中专生、中技生,就业压力不言而喻。随着毕业认识,产生好奇、羞怯甚至恐

6、慌等矛盾心理,部分学生会的临近,不少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焦虑不安,特别是一由此而导致心理障碍。高职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有些是借钱上学,有些办了们的成长过程缺少磨练,心理抗震能力较差,容易引发各助学贷款,就业对他们来说是异常重要,这些学生承受着种心理疾病。很大的心理压力。三、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4.社交不适。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心灵自我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

7、健康教闭,不善交际,因而显得古怪、孤僻;有些学生自命不凡,育必修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覆盖面,帮助学生更狂妄自傲;还有些学生因自卑而不敢与人交往。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自觉地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二、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理健康。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改进1.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正在发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生重大变化.新的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影响越来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一些基越大。市场经济中激烈的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本

8、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把握好自己,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手段的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轻松快乐地成长。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和计算机2.力n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当前,高职院校首要的普及,已成为影响人们心理的主要社会因素。其中,一的是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