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

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

ID:52926735

大小:412.3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1

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_第1页
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_第2页
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_第3页
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_第4页
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观察与思考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关工委朱暄凉城是革命老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老区的教育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前所军一二O师在李井泉、姚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未有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折射家带领下,先后在凉城的马头山、蛮汉山区开辟了归出对教育工作的新诉求。调研工作对出现的新情况、凉、丰凉革命根据地,并且成为绥南专署驻地。全县新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对新诉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现有七个乡镇132个村委,大部分是老区。从抗日战讨剖析。争到解放战争长

2、达11年的烽火岁月,凉城人民为赢(一)得战争,曾经做出人力物力的重大牺牲和贡献,半个凉城的教育兴起于清末民初,抗战前夕全县已多世纪以来,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有县、乡、村各类小学91所,在校生达3260多人,并的生产生活大为改善,老区的教育工作也有了长足出现了100多位留学海内外的学子,有两位曾出任发展。过绥远省教育厅长。“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的摧残为了全面了解老区农村教育工作和老区儿童接加上长期战乱,教育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境内学校大受教育情况,凉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关心下一代部分

3、关闭,仅有的几所学校实行的是奴化教育,少数工作委员会,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乡镇、教育村庄虽办一些私塾,但也只进行些《百家姓》、《三字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对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和经》等启蒙教育而已。N农村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调研工作解放以后,全县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回顾六EIM采取边看、边听、边议的方法,首先对蛮汉镇所属校十年的历史,也是历经坎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国ENG点进行了解剖,然后分三个组深入其他6个乡镇,观民经济恢复和公社化、大跃进、三年困难阶段;十年文GUJIA

4、摩了2所乡初中,9所乡小学和36个教学点,县城3化大革命阶段;改革开放后全面恢复发展阶段。OYU所初中,5所小学,9所幼儿园。召开学生家长、乡村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干部、当地群众、学校教师领导等各种座谈会18次,迅速建立起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学校,到1966年,全内蒙走访了家长、群众200多人(次)。调查表明,改革开县有全日制小学383所,耕读小学730所,在校生达古教育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特别是3万多人;建起完全中学1所,初中4所,农业中学112009年4

5、期观察与思考21所,在校生2500多人。由于当时处于“左”的年代,战争创伤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恢复,很快又进入了公社化、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城乡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儿童是半耕半读,入学率高,毕业率低,大多数在小学、初中阶段辍学,每年考入高中的仅有六七十人,考入大专院校的更是寥若晨星。进入文革年代,贯彻五·七指示,农村大批中小学从春至秋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读语录、喊口号,抓走资派,大串连。把打倒孔老二,破四旧立四新,横扫牛鬼蛇神,打砸抢,视为最高革命精神。视“交白卷”、“反潮流”“子教三娘”为英雄,宣扬

6、工农兵上大学要实行“上、管、改”。震天的呼喊,代替了朗朗书声,校学调整到165所,教学点328处,入学人数达22600园内外田间地头,成了革命大批判战场。所谓教育,多人,普高、职高4所,初中20所,初高中生达6300不仅智育得不到保证,德育受到更大摧残,把传统的人,继1986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后,2004年又实现文明礼貌,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视为封资修流毒,尊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高中普及率逐年上升,目师重教被严重扭曲,教师尊学生为革命小将,学生视前已达90%以上,成为全县教育发展史上的最好时老

7、师为臭知识分子,挨批挨斗成为常事。道德沦丧,期。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来共为高等院校输送大专文明败落,流毒所及,贻患无穷。兴起于合作化年代学生约1.2万多人,晋升为教授和有高级职称专业技N本来脆弱的教育,成为“文革”的重灾区。术人员的300多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80多人,EIME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事业进入全走上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的150多人,并不乏有步NGGU面恢复和快速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入清华、北大殿堂和国家高级研究机关的专家学者。JIA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8、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O在一些贫困山老区也涌现出不少大学生。抗战时绥YU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投资加大,基南专署所在地的厂汉营烧夭贝村先后出了15名大内础设施得到普遍改善,教学设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学生,十六犋夭一个40多户人家的村中,出了16名蒙古教师队伍得到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群众对子女大学生,永兴兰麻夭全村60多户出了50多名大学教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小生。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为经济社会发122009年4期观察与思考展、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