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pdf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pdf

ID:52940685

大小:148.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pdf_第1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6浙江畜牧兽医2012年第6期<<<<兽医公防疫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王鑫炎。夏国昌(上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浙江上虞312300)中图分类号:$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12)06—00026—00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因过胎盘和精液传播。患猪耳部等处发绀变蓝而得名。本病是由病毒引起2临床症状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嗜睡,过胎盘传播。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

2、猪均可感染,食欲下降或废绝;全身皮肤发红,耳尖发绀,腹下和但症状各异。四肢内侧有紫红色斑块,部分病猪背部皮肤毛孔有该病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首次爆发。1991年铁锈色出血点;呼吸困难,部分患猪呈严重腹式呼荷兰分离到该病的病原“LV”病毒株,欧盟提议将此吸,呼吸急促、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喷嚏、咳嗽、眼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992年分泌物增多,泪斑,眼结膜炎症;部分患猪便秘,粪便国际兽医组织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坚硬,呈球状,部分病猪则腹泻,尿黄而少、混浊,颜1996年我国首次从国

3、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出色加深,呈棕红色。PRRSV,目前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流行的主病猪多在发病后2~5d死亡,死亡后多呈败血要猪病之一。该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大症变化。病程稍长者全身苍白,黄染。被毛粗乱,个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四肢呈游泳状划动,最后心1发病概况率衰竭死亡。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爆发以体温升妊娠母猪患病后可出现早产,后期(100~110高,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的严重猪病,多数人称其d)易出现流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个别母猪

4、为“高热病”,疫情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出现眼结膜炎,有泪斑。效果不佳、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3病理变化体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广大养剖检病死猪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腹股沟淋巴猪场(户)的高度重视。结水肿明显。当时农业部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有关专家,对内脏病变多样性,多数肺肿胀充血,呈间质性肺“高热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炎症状;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液体,有纤维性渗物试验等科技攻关。最终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出,呈多发性浆液性纤维素胸膜炎和腹膜炎,

5、部分心征(即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证实疫情主要由高脏积液,心肌变软,有出血点,严重者与胸腔粘连;肾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于2007年4月,农业部正式脏有点状出血,质地较脆,呈土黄色;肝脏、脾肿大质确定本次疫情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脆,表面有出血斑,有的脾脏边缘有梗死灶;肠道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血、出血,严重者可见回盲肠有扣状溃疡灶。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本4诊断指标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高热、高湿4.1临床指标病猪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季节发病

6、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猪均可发4l℃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病。该病以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症状;部分患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差、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患猪和隐性感染带毒猪等神经症状。是主要的传染源,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通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如无继发感染则收稿日期:2011—11-25很少死亡,但自愈后生长缓慢或成僵猪。2012年第6期浙江畜牧兽医274.2病理指标脾脏边缘或表面可见梗

7、死灶,显微埋,要求埋猪坑的深度不少于1.5m,覆土厚度不少镜检查可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于0.5m,并且应用生石灰严密覆盖,消毒深埋坑的尖至小米粒大的出血点;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周围。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5.2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措施。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降低猪群病毒感染及猪场环境和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显微镜检查可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污染,以控制疫病感染范围。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猪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出入场消毒4.3病原

8、学指标制度,禁止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出猪场,对进出猪4.3.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分离鉴定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出,切断呈阳性。疫病传播途径。4.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5.3加强饲养管理养猪生产各阶段应实行“全反应(1it.PER)检测呈阳性。进全出”的生产管理模式,仔猪可实行“早期隔离断符合上述诊断指标4.1和4.2,可判定为疑似奶”(SEW)的饲养模式,以有效控制该病及其它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符合疑似结果标准,并且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