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pdf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pdf

ID:52941719

大小:198.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pdf_第1页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pdf_第2页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l卷第3期2008年6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of"YunnanUniversiivofTraditionalChineseMedieine'V01.3lNo.36.20f)8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徐天舒(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南京210008)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I:I服聚乙二醇4000(福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85.29%,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明显差异

2、(P<0.05)。结论:针灸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中疗效确切,且不会形成依赖性及耐药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针灸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23(2008)03—0040珈2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我国各地区便秘的患病率在3%~17%之间,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以青年女性及老年人为多,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便秘的诊断国内和国外消化学界一般采用“罗马Ⅱ“标准,即:具备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

3、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3)>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4)>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5)>1/4的时间有排便需要用手法协助,(6)>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根据罗马Ⅱ诊断标准除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外,同时需要排除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所致便秘。1资料纳入病例全部来自我院针灸科、消化科门诊,符合便秘的“罗马Ⅱ”标准,同时通过全身情况、纤维结肠镜检查、钡灌肠等辅助检

4、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询问病史排除长期依靠药物排便的患者。排除怀孕和哺乳期女性,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腹部手术或外伤史患者。病例共68例,男29例,女39例,年龄2l一65岁,平均37.7岁。2方法将所有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体针适当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聚乙二醇4000治疗,两组均予以正常饮食,3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3个疗程后观察大便次数与症状变化情况。3治疗方法治疗组:选用脾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等的经穴,其常用的穴位主要有:天枢、大肠俞、中脘、气海、足三里、上巨虚、支沟、承山、三阴交、丰隆、

5、次鼹穴等。随证配穴:肠胃积热者配内庭、曲池,气机郁滞者配支沟、太冲,气血亏虚者配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阳虚者配关元、肾俞。主穴宜平补平泻,配穴宜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一般宜中等量手法刺激,留针15—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在体针治疗同时,可选配适当耳穴,常用耳穴可选择:交感、直肠、大肠、肝、脾、皮质下、内分泌、三焦:每次取一侧耳穴,以王不留行籽贴压相关穴位,患者不时按压,一般一日5—6次,每2天交换另一侧。10日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口服聚乙二醇4000(商品名福松),每次109,每日两次治疗,1

6、0日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收稿日期:2007一ll—16修回日期:2008珈3—16作者简介:徐天舒(1964一),女,江苏南京人,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第3期徐天舒: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的I临床观察4疗效观察4.1疗效标准治愈:排便时间正常、粪便性状正常(成形软便)。显效:治疗后达到下述3项指标者为显效:①72小时以内排便1次。②粪便性状基本正常。③排便时无不适感。有效:达到上述1—2项者为有效。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4.2治疗结果①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85

7、.29%,两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4人出现腹泻。表1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注: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体会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功能性便秘患者多由燥热、气滞、气虚、阴虚及寒凝,或实或虚等病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阻滞,治疗宜疏通大肠腑气为首要目的,可选用脾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等的经穴,其常用的穴位主要有:天枢、大肠俞、中脘、气海、足三里、上巨虚、支沟、承山、三阴交、丰隆、次髂穴等。随证配

8、穴:肠胃积热者配内庭、曲池,气机郁滞者配支沟、太冲,气血亏虚者配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肾阳虚者配关元、肾俞。主穴宜平补平泻,配穴宜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一般宜中等量手法刺激,留针15~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