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

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

ID:9626196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_第1页
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治疗慢性便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健脾行气、滋阴通便法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健脾行气、滋阴通便法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西沙必利。观察2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6.67%,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健脾行气、滋阴通便法治疗慢性便秘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便秘;中医药疗法;健脾行气;滋阴通便;临床观察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人群。2005年3月~2005年8月,

2、笔者在叶松教授指导下,运用健脾行气、滋阴通便法治疗慢性便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观察治疗61例,均为湖北省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19~64岁,平均40.2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11个月。对照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42.3岁;病程1.5个月~9.5年,平均10.5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

3、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排便时间延长,3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健脾行气、滋阴通便法,药用白术15g,柴胡、枳壳、厚朴、槟榔、陈皮、升麻、木香、火麻仁、桃仁、炒谷麦芽、鸡内金各10g。辨证加减:腹胀痛甚者加白芍、大腹皮、莱菔子各15g;气逆呕吐甚者加半夏、代赭石各10g;伴有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合欢皮10g;老年体弱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3

4、00mL,早晚分服。对照组:服用西沙必利,10mg,每日3次,餐前30min服用。2组均连续服药2个月,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断。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有效:3天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  2.2结果  见表1。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中医对便秘又有“阳结”、“阴结”、“脾约”、“大便难”、“肠结”等别称。《内经》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

5、“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中医认为大肠传导有赖于气机的通畅,肝主疏泄,故便秘与大肠肝脾有密切关系,如精神紧张、肝气不疏致大肠气机阻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致便秘。《内经》云:“气有余则乘其所剩,而侮其所不剩,其所不及者则己所不剩而侮之。”肝气乘脾而致脾失健运,糟粕内停,而加重便秘。临床多表现为便秘、少腹胀痛、纳差、神倦乏力等肝旺脾虚的症状。故肝郁脾虚、木旺乘土、气机不畅乃慢性便秘病机之关键。《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湿滞去则气机畅,大便自通。笔者所拟方中,白术补中

6、寓疏,泄肝补脾祛湿,调和气机;枳壳、槟榔行气导滞通腑;柴胡、厚朴理气,疏肝调畅气机;陈皮和中化湿,理气健脾;升麻升清阳,与枳壳相伍升清降浊,调畅气机;木香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火麻仁、桃仁活血养血,滋阴通便,使血行而阴津不伤;炒谷麦芽、鸡内金健胃消食。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健脾行气、滋阴通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术有促进胃肠分泌的作用,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速,有助消化及通便的作用[2];陈皮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排除肠内积气,拮抗平滑肌收缩而促进排便;枳壳对体内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其提取物能增强肠管自

7、主运动;厚朴具有调整胃肠运动的作用,对肠管有兴奋作用;桃仁中含有脂肪酸,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3]。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