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

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

ID:52965631

大小:177.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4

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_第1页
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_第2页
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_第3页
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_第4页
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艺学 农耕栽培制度.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栽培制度農業栽培制度受到自然、人為、科技等而變動。1.遊墾制度:發生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優點:節省勞動,無病蟲害。缺點:產量少。2.休閒制度:農田一至數年不栽培作物。(1)目的:a.增加土壤長期硝化作用。b.減少病蟲害。c.貯存水分。(2)優點:a.土壤有機質,有機物分解,增加有機質含量。b.病蟲害無適當寄主,自然死亡。c.養分增多。(3)缺點:a.雜草易生。b.長期不耕,再耕作時費時費工。c.土壤易生沖刷現象。3.連作:同一作物在一地上,連續種植,土壤內的可給態養分會逐漸消耗,病蟲害嚴重,使作物減少生

2、產,且栽培作物之根部分泌物聚集而造成毒害。(1)優點:a.經驗,技術,作物品質均可提高。b.當某一作物無後代者。c.經驗技術高者其風險低。(2)缺點:a.易使病蟲害滋生,影響作物產量及品質。b.勞動分配不均。c.分泌有害物質,如茄科不可連作。d.同一種作物所需要的養分如果相同,行連作時易使此項養分被吸收怠盡,而造成缺乏症狀發生。4.間作:某作物生育期中,於行間種植另一種作物的方式。台灣目前間作物有豆科、花生、大豆、小麥、瓜類、油菜、甜菜、胡麻、薄荷、蔬菜等。(1)間作配合原則:a.選擇主副作物:高莖作物與矮莖

3、作物;深根性與淺根性作物;需氮肥與不需氮肥作物配合。b.主副作物的特性間作須耐連作。副作物植株矮能耐陰。主作物一般以高大、直立、行距寬為主。(2)優點:a.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b.土地充分利用。c.勞力充分利用。d.病蟲害可減少產量,品質增加。e.養分充分利用。f.雜草及沖刷均減少。(3)缺點:不明白主副作物的特性,會得到混作的缺點,得不到間作的優點。5.輪作:一塊耕地,有計劃順序定期輪流耕種數種不同的作物稱之。不同種類作物,從土壤中吸收養分的數量、吸收深度及種類不同,生育期中被病蟲雜草侵害也不同。因此栽培作

4、物的順序更換,可免除前作物殘餘的敵害,且使土壤養分可被充分吸收利用,而輪作也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1)優點:a.改善土壤理化性質。b.調節土壤營養成分。c.防止土壤沖刷。d.抑制雜草。e.病蟲害降低。f.產量品質提高。g.勞力分配均勻。h.農家經濟周轉方便。(2)輪作計劃運用原則:a.視當地環境而定。b.前作物對後作物的影響。c.雜草病蟲的危害情形。d.勞力供給需求情形。e.生長習性不一,病蟲害較少,則對輪作有利。(3)輪作計劃:a.水田一年輪作北:水稻、水稻、綠肥、水稻、甘藷。中:水稻、水稻、油菜。南:水稻

5、、水稻、毛豆(紅豆)。全省:水稻、水稻、蔬菜。b.水田二年輪作中南部:水稻、水稻、甘蔗。旱田嘉南地區:一年:花生、甘蔗。二年:綠肥、甘蔗、綠肥。三年:水稻、甘蔗、花生、甘藷。6.混作:在同一塊田地,同一時間內同時栽培一種以上作物者稱混作。(1)混作之目的:a.天氣失調時,可以乙作物之收益補償甲作物所受損失。b.兩種作物根長深淺不一,土壤中各層養分均可吸收,得以充分利用地力。c.各種作物所需養分不相同,甲作物吸收後所剩下養分,乙作物可充分利用。d.可以減少病蟲為害及寄生。e.當市場價格有變動時,生產品價格其影響

6、較少。混作常造成管理上不便,且浪費勞力與資本,有時反不如種植一種價格高昂的作物有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