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

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

ID:52969460

大小:244.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5

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_第1页
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_第2页
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_第3页
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_第4页
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调节效应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司治理对高管报酬的调节效应分析——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监督的视角1武立东(1.天津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天津300071)摘要:文章以2006年深、沪两市的23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监督对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与高管报酬正相关,董事会监督的调节作用会强化二者正相关关系,但大股东控制的调节作用会扭曲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表明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报酬决定中存在“赎买效应”和“任职激励效应”,加强对大股东控制的监管、推进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对于提升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

2、义。关键词:高管报酬;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监督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1引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产生股东和高管人员间的代理问题(JensnandMecling,1976),而以公司绩效为基础的报酬契约可以作为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很难直接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努力程度,只能依靠事后的财务信息来衡量。Holmstrom(1979)研究表明当代理人的行为无法被完全观察到时,委托人就会把绩效与报酬挂钩来激励代理人。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着以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产权制度改革,以解决因“所有者缺位”产生的低效率。从产权清晰

3、的视角来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民营上市公司似乎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杆与目标。但是,日益增加的民营上市公司群体,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效率(谢百三、谢曙光,2003),尽管张俊喜、张华(2003)的研究表明在运营状况、盈利、资本结构和市场评价四个方面民营上市公司具有优势,但是也指出民营上市公司良莠不齐、面临的风险大。市场竞争是影响企业绩效最直接的因素,民营上市公司主要来自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家族企业或是民营化的中小型国企,因缺乏政府依赖性(Nee,1992)在资源获得上处于劣势,可能会影响其绩效。但是,民营上市公司由于解决了“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等原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强

4、的“企业家精神”会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绩效i①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具有泛家族化企业的特征(李新春,2004),因而在公司治理上也体现出Tagiurihe和Gavis(1982)所提出的复杂的代理关系。其复杂性体现在不仅存在传统的股东和高管人员之间的代理问题,还存在着由于“利他主义”产生的家族成员间的“代理问题”,当家族成员、股东和高管三者不同程度组合在一起时,就使得代理问题变得更加的复杂,形成独特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决定机制上体现出来。从分析民营上市公司高

5、管报酬的影响因素入手,是揭示民营上市公司代理关系特征、归纳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一般规律的逻辑起点。主流代理理论认为影响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绩效。国内外相关研究都以不同的绩效指标(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作为影响高管报酬(薪酬、持股等)的因素,研究结果大部分支持公司绩效与高管报酬正相关(Canyon,1997;Mishra,2000;Wan,2004;Pukthuanthong,2004;PhillipandCyril,2004;张俊瑞等,2003;周立等,2003)。而FamaandJensen(1983)提出代理问题也可以通过有效的组织设计来解决,将公司的

6、决策管理与决策控制分离,以此来限制代理人的权力、遏制损害股东利益行为的发生。把决策控制权以1及对高管绩效评价、薪酬决定的权力赋予董事会,使之具备有效控制股东与高管之间利益冲突的能力(WalshandSeward,1990)。董事会监督和高管报酬是相互替代的治理机制(Mehran,1995),当董事会监督有效率时,高管的报酬水平就低,反之就高。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大股东控制,会对高管人员的报酬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影响高管报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不仅包括公司的绩效,董事会监督、大股东控制等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报酬同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高管报酬的影响因素

7、问题也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李增泉(2000)、魏刚(2000)等指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主要因素是公司规模而非企业绩效,而陈志广(2002)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企业规模以及法人持股比例等因素都对高管报酬产生显著的影响。张俊瑞(2003)进一步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报酬-绩效”契约关系基本形成,但激励与约束机制尚不健全,该项研究已经涉及到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报酬的影响。李亚静等(2005)进一步探讨了董事会控制等对高管报酬的影响,发现高管个人特征对报酬的解释力大于董事会结构变量和公司绩效变量。蹇明等(2006)进一步验证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