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实时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彩超实时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ID:5298318

大小:206.1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彩超实时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彩超实时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彩超实时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7卷黑龙江医学VoL37.No.1110762013年第11期HEILONGJIANGMEDICALJOURNALNov.2013彩超实时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彭伟(江西省宜春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西宜春33600)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实时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3—2012—03间收治的96例危重症和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传统的盲穿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研究组48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

2、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穿刺时间、次数和并发症发生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3.11.018学科分类代码:320.1140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颈内静脉穿刺广泛应用于危重症和肿瘤化疗患者,声常规扫查血管,了解动静脉的位置和走向

3、,有利于确传统的穿刺方法难度较大、成功率不高且并发症多,不定进路方式。选择最佳穿刺点并做好标记,给予常规处能满足现代医学对穿刺方法的要求。患者本身的一些理后选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右颈内静脉穿情况如凝血障碍、配合度差、循环功能不稳定等使得颈刺点处放置好消毒用的护套,在探头的正中边缘和冠状内静脉穿刺操作难度较大¨屯J。针对此种情况本次研究切面将穿刺针刺入右颈内静脉,夹角为300~450,回抽彩超实时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取得较为满意的血确认穿刺是否正确。调整探头置于颈内静脉长轴上,效果,现报告如下。在刺人静

4、脉内后将导丝置入,后拔除穿刺针,沿着导丝1资料与方法使用扩张导管扩张皮下通道,取出扩张器并置人导管后1.1一般资料缓慢拔除导丝,回抽血证实后注入12500U的肝素盐水。我院2010—03~2012—03间收治的96例危重症和1.3观察指标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的次数、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并20例,年龄25~73岁,平均(52.8±4.3)岁;研究组48发症发生率。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53.2±1.4统计学处理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

5、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检验和t检验表示,P<0.05表1.2穿刺方法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研2结果究组:选择探头频率为6.6MHz的MyLab25超声诊断仪,研究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和次数均导管是16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穿刺中出现3例血导下采取用钢丝导引置入法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患肿和2例误穿动脉,研究组未

6、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左侧,充分暴露颈部,彩色多普勒超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穿刺情况的比较分析3讨论动受限等而增加了穿刺的难度。传统穿刺方法不能很好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彩超实时引导下中地把握穿刺定位,如果穿刺部位不准确容易造成血气胸、心静脉穿刺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穿刺方法比较,彩超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本次研究中,彩超实时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具有较实时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穿高安全性,特别是在危重症和肿

7、瘤化疗患者穿刺中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穿刺法,减少了穿刺次和用,因为此类患者由于伴有休克、凝血障碍、水肿、颈部活时间,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H1。第37卷黑龙江医学V01.37,No.112013年第11期HEILONGJIANGMEDICALJOURNALNov.20131077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王卫华(盐城市射阳县四明医院中医骨伤科,江苏射阳224363)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临床疗效与体会。方泼对2009—02~201

8、1—03闰我院门急诊收治的22例7~14周岁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儿童患者,行中医推拿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国定及运用医用石膏棉纸、自制“分骨垫”辅助矫正成角畸形等治疗措施。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7d、15dgS-X线影像复查,所有惠儿尺桡骨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远端手面、手指肤色正常,未出现麻木、不适、肿胀等异常感觉,4周后骨折断端均有骨性骨痂形成。解除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