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

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

ID:53004760

大小:1.87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4-15

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_第1页
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_第2页
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_第3页
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_第4页
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与四肢检查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教师:朱佩琼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脊柱与四肢检查2脊柱与四肢检查一、脊柱的检查:脊柱疾病的主要表现姿势的异常、疼痛和活动受限。1、脊柱弯曲度: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弯曲部位,即颈、腰段向前凸,胸、骶段向后凸,近似“S”型,称为生理性弯曲或“S”状弯曲。检查时,用手指沿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皮肤上即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借此可观察脊柱有否侧凸。34异常弯曲:(1)脊柱后凸:——多发生于胸段,也称为驼背(gibbus)。小儿脊柱后凸,多为佝偻病引起。坐位时胸段呈明显均匀性向后弯曲,仰卧位时

2、弯曲可消失。青少年脊柱后凸多为胸椎结核,常见部位为胸椎下段,由于椎体被破坏、压缩,棘突明显向后突出,形成特征性的成角畸形,系本病特点。。常伴有全身其它脏器的结核病变如肺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成年人胸段呈弧形后凸,脊柱强直固定,见于类风湿性脊柱炎。5强直性脊柱炎6(2)脊柱前凸:多发生于腰椎。病人腹部明显向前,臀部明显向后突出。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亦可见于妊娠晚期。(3)脊柱侧凸:姿势性侧凸见于儿童发育期坐位姿势不良、椎间盘脱出症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器质性侧凸,见于佝偻病、脊椎损伤等。7

3、2、脊柱活动度:——颈段、腰段作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正常人脊柱有一定活动度,但各部位的活动范围明显不同,颈、腰椎活动范围最大,胸椎段活动范围较小。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颈45°45°各45°60°腰椎45°35°各30°45°8检查方法:检查脊柱的活动度时应让病人做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观察脊柱的活动情况及有无变形。如有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避免脊柱活动,以免损伤脊髓。9脊柱活动受限见于:(1)软组织损伤:如颈肌韧带受损、腰肌韧带受损。(落枕、腰扭伤)(2)骨质增生:如颈椎、腰椎的增生性关

4、节炎。(3)骨质破坏:脊椎结核或肿瘤。(4)脊椎骨折或脱位:(5)椎间盘突出:103、脊椎压痛与叩击痛:患者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检查者以右手拇指从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正常每个棘突及椎旁肌肉均无压痛。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为骨性标志。脊柱压痛(+):提示脊椎结核、椎间盘、脊椎外伤或骨折。椎旁肌肉压痛(+):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11叩击痛有两种检查法: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1)直接叩击法: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椎体的棘突(多用于胸、腰椎);2).间接叩击法:患者坐位,医师将左手掌面

5、置于病人头顶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观察病人有无疼痛。——叩击痛(+):见于脊椎结核、脊椎骨折及椎间盘突出。叩击痛的部位多示病变所在。正常人脊椎无压痛及叩击痛1213叩击痛二、四肢的检查1、形态异常2、运动功能障碍141、形态异常(1)腕关节变形:常见于以下疾病:1)腱鞘囊肿为圆形无压痛性囊状隆起,坚韧,可顺肌腱的垂直方向稍微推动。2)腱鞘滑膜炎发生于腕关节的背面或掌面,关节部呈结节状隆起,影响关节活动。多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或结核性病变引起。3)腱鞘纤维脂肪瘤发生于腕关节背面,触之柔软

6、或柔韧,可随肌腱推动而来回移动。15(2)指关节变形引起指关节变形最常见的原因是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呈梭状,常为双侧性,多见于近端指关节。晚期尺侧偏斜。16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梭形肿胀17类风湿关节炎:尺侧偏斜18(3)膝关节变形膝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为急性关节炎症,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期。19双膝关节肿胀关节腔有液体积聚时,称关节腔积液。少量积液时,膝部屈曲90°可发现髌骨两侧的凹陷消失;大量积液时,可见关节周围明显肿胀,触诊有浮动感并可出现浮髌试验阳性。20图:浮膑试验21若为结核性

7、膝关节腔积液,髌骨与关节面相碰,有一种如同触及绒垫样的柔软感觉。(4)杵状指(趾)特点是指(趾)甲从根部到末端呈弧形隆起,指(趾)端背面皮肤与指(趾)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180°。22图:杵状指23图:杵状指24杵状指产生机制,可能与慢性缺氧、代谢障碍和中毒性损害有关。临床上见于以下疾病:a.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胸腔肿瘤、肺脓肿、脓胸、肺心病等。b.某些心血管疾病: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c.营养障碍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25

8、匙状指又称反甲特点是指甲中央凹陷周边隆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常为组织缺铁或某些氨基酸紊乱所致的营养障碍。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偶见于风湿热。26(5)匙状指:(6)膝内外翻:27如双脚内踝部靠拢时两膝却向外分离,称膝内翻,又称“O”型腿畸形。当两膝靠拢时,两内踝分离,称膝外翻,又称“X”型腿畸形。膝内、外翻畸形见于佝偻病和大骨节病。足掌部呈固定内翻、内收畸形,称足内翻;足掌部呈固定形外翻、外展畸形,称足外翻。均见于先天性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正常人当膝关节固定时,足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