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

ID:53007607

大小:1.12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4-11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_第1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_第2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_第3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_第4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1.(2017北京理综,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五年高考答案    B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数目不加倍,C错误;只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

2、期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正确。2.(2015北京理综,3,6分)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答案    Ca、b峰细胞的DNA含量分别为40、80,A正确;a峰中的细胞为DNA未复制的细胞,b峰中的细胞为DNA复制已完成的细胞,a峰与b

3、峰之间的细胞DNA含量为40~80,正在进行DNA复制,B正确;分裂前、中、后、末期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被计数在b峰中,C错误;药物处理后b峰中细胞数目大大减少,这说明此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D正确。方法技巧准确获取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否用药物处理)、因变量(不同DNA相对含量的细胞数目)是解题的突破口。本题很容易使人误认为横坐标“DNA相对含量”为自变量。3.(2015浙江理综,2,6分)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C.若在G2期加入

4、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答案    C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细胞周期长短也不同,A错误;同一生物各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同,G1、S、G2和M期长短也不同,B错误;DNA的复制发生在S期,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对细胞分裂无影响,C正确;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D错误。解后反思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生长和增殖周期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5、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015安徽理综,3,6分)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答案    B图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A项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套染色体平均分配,分别移向细胞两极,B项正确;设洋葱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则甲、乙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和4N,核DNA含量均为4N,C项错误

6、;统计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和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可用于比较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的长短,但不能计算出细胞周期的时长,D项错误。5.(2014江苏单科,12,2分)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答案    B甲(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间期,A错误;乙(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与丙(纺锤丝,由蛋白质组成)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B正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错误;该细胞所

7、处时期没有核膜和核孔,D错误。6.(2018课标全国Ⅰ,4,6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