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李毅宁).pptx

眩晕症(李毅宁).pptx

ID:53010301

大小:8.3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4-12

眩晕症(李毅宁).pptx_第1页
眩晕症(李毅宁).pptx_第2页
眩晕症(李毅宁).pptx_第3页
眩晕症(李毅宁).pptx_第4页
眩晕症(李毅宁).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眩晕症(李毅宁).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眩晕症的中西医诊治吉木萨尔县中医院李毅宁眩晕概述发病率高,是一组综合征,病因复杂,诊断有一定困难。是人体空间定向障碍和平衡功能失调导致的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幻觉,常表现为发作性的自身或外物的旋转、倾斜、摇摆、沉浮、翻滚感觉。体位变动或睁眼常可使眩晕症状加重,患者因平衡障碍而站立不稳、独立行走困难。可出现自主神经症状: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亦可称为“真性眩晕”。头晕----可以是间歇性的也可以是持续的,以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为主,多于行走时明显,没有运动感。头昏―――昏沉感、不清醒感、头重头闷感,多伴头痛、精神差、乏力等,并无外境或自身旋

2、转的运动幻觉,症状与情绪及劳累有明显关系,常见于神经症或慢性躯体疾病。平衡功能人体维持静息状态和正常空间活动的能力。眩晕与平衡的关系:眩晕是主观症状,平衡失调是客观表现。与眩晕、平衡有关的解剖基础――前庭系统、视觉、本体感觉(深感觉)眩晕的发生机制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是发生位向感觉的基本器官。视觉体验得以认识周围物体的方位,以及本身与外界物体间的关系。本体感觉的传导,使人时时刻刻了解自身的姿态、位置及运动的范围、幅度。前庭器官的感受,使人能辨识肢体的运动方向,判断躯干的方位。躯体的重心一旦发生转移,肢体一旦发生运动,平衡立即发生变化,于

3、是视觉、本体感觉、前庭感受器立即将信号传入中枢神经,在脑干网状结构内进行整合,使三者的感觉冲动协调无悖,产生正常的位向体验。三个部位的病变都可能引起眩晕。前庭系统从末梢前庭感受器——大脑前庭中枢整个神经通路耳内耳解剖内耳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由构造复杂的弯曲管道组成,故称迷路。内耳分为骨迷路和位于其内的膜迷路,两者之间的空隙为外淋巴间隙,充满外淋巴液,膜迷路为一封闭的管道系统,管内充满内淋巴,司平衡、听觉的感受器位于膜迷路内。内耳(迷路)骨迷路结构:耳蜗、前庭(包括椭圆囊和球囊)和半规管膜迷路是套于骨迷路内的封闭的膜性管道,形态与骨迷路相似

4、,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包括司平衡和听觉的感觉器官。前庭感受器1位于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以及3个半规管壶腹内的壶腹塉上前庭感受器2球囊、椭圆囊斑及3个半规管的壶腹塉内细微结构可见毛细胞前庭通路1前庭通路2前庭通路3前庭器官传入的感觉信息主要用以维持头部稳定及保持躯体平衡和姿势。前庭信息传至脑桥前庭神经核,经换元后发出神经冲动,信息传至5个部位:前庭脊髓束-----控制、协调肌肉运动小脑——调节协调维持肌张力和姿势的肌肉活动网状结构、迷走神经核——自主神经症状眼外肌——协调眼球、头、颈运动,眼震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岛叶、颞

5、顶叶皮质前庭系统总结3个半规管之壶腹嵴/前庭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里的毛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沿前庭神经——一级神经节——二级神经节(位于延髓的前庭神经核)——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小脑、动眼神经核等(产生姿势调节反射和前庭眼反射)——大脑前庭代表区(颞顶叶、岛叶)前庭的周围部: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经前庭的中枢部位:前庭神经核及中枢通路前庭系统主要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内耳迷路供血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内听动脉)眩晕诊断的临床思路接诊以头晕为主诉的病人,临床医生常根据病变器官分类:耳源性眩晕包括中耳和内耳疾病;血管性眩晕;中枢性

6、眩晕;颈性眩晕;视性眩晕;心血管性眩晕;精神性眩晕。眩晕诊断的临床思路眩晕系统性眩晕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非系统性眩晕全身系统疾病、眼病、深感觉障碍、精神性根据病变部位是否在前庭系统分类系统性眩晕周围性眩晕占85%以上中枢性眩晕占15%以下病变部位前庭的周围部前庭系统中枢部位起病形式急、突然,呈发作性缓慢、渐进起病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短:数分钟到数小时或数日持续时间长:数日、数月甚至数年眩晕性质旋转感、摇晃感摇晃、移动不稳而少有旋转症状严重程度重(“病变越接近前庭终器,眩晕越重”)轻耳蜗症状耳鸣、听力下降不明显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恶心呕吐、出汗、苍

7、白重不明显眼震幅度细小,水平或旋转,绝无垂直性眼震。幅度粗大,形式多变:垂直性、旋转性或水平性。垂直性是脑干前庭神经核受损特有表现耳蜗试验多异常多正常前庭功能试验无反应或反应减弱正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无意识障碍、颅高压、脑神经损害、偏瘫抽搐等辅助检查耳鼻喉专科会诊冷热变温试验眼震电图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等等颅脑CT、MRI、CTA、MRA系统性眩晕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临床常见疾病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病)(无耳蜗症状)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无耳蜗症状)药物中毒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新霉素、奎宁、水杨酸、苯妥英钠、扑痫酮、口服避孕药,乙醇

8、、巴比妥类药物)外伤--------颞骨骨折、迷路震荡迷路卒中听神经瘤运动病(如晕车晕船)椎基底动脉供血区TIA、脑梗死、脑出血脑干、小脑肿瘤偏头痛多发性硬化锁骨下动脉盗血脑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