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pdf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pdf

ID:53014408

大小:312.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2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pdf_第1页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pdf_第2页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pdf_第3页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0·《教学与管理》2015年8月1曰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伍银平1、以楼(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南京,210036)数学实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ol1A,版)倡导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I/\l/D/l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不断提升学/\l/、LBc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实验不同于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它强调图1图2以学生动手实验来探索数学结论、研究数学问题、体验解题过程。为此,作为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改变教材的编写意图,显然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学习方式的数学实验,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法作来获取等腰三角形的

2、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则、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一系列的结论。这种由用。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数操作到结论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人口宽,操作简便,学实验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数学实验教学设计,积不失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办法。极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数学实验教学中,如果将教材中的操作原封不动地呈现教学成果。但是,当前数学实验教学存在良莠不齐给学生,对于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显的现象,甚至还存在一些教学误区,丧失了数学实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获取了知识。而对于基验特有的教学价值。础好一点、思维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让他们

3、被动地按照上述的操作指令进行实验,即使得到有效结一、教学误区论,也只是在茫然中获取的。这种“指令性操作”,只1.数学思维的含金量不高有折叠的技术要求,没有思维的活动内涵,久之,势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称“苏科必削弱学生数学思维的含金量。如果只是用技术做版”1八年级上册教材,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实验,那么数学课与技术课、劳技课还有差别吗?建这一内容中,就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提供了下立在“指令性操作”这一层面上的实验与教学中一列教学素材:把等腰三角形纸片(图1)沿顶角平分贯反对的“告诉式”、“注入式”教学有差别吗?这值线折叠,你有什么发现?得研究与探讨。2.实验价值利用率

4、不大探究“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在“多边形的内半”这一内容,又提供了下列教学素材:剪一张直角角和与外角和”这一内容中,提供了下列教学素材:三角形纸片,如图2(1)。在小学里,我们曾经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把纸片按图2(2)所示的方法折叠,再把纸片展(笔者以下称“拼角实验”)开并连接cD(如图2(3)),你发现了什么?如图3,在AABC的边AC所在的直线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直线AC与边BC的伍银平以楼: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误区及矫正方法·6l·延长线分别交于点C、C:、C⋯⋯后有4只杯子口朝下

5、,3只杯子口朝上⋯⋯一分钟(1)在上述过程中,哪些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四分钟过去了⋯⋯时间一(2)度量BAC与/ACB,并求它们的和;度量分一秒的流逝了,学生却随着时间变得昏昏沉沉,/BACl与/__AClB、BAC2与ACzB、BAC3与手忙脚乱,连翻动了几次也数不清,怎么也想不出AC,B⋯⋯并分别求它们的和。你发现了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最后,教师不得不告诉学(3)当直线AC绕点A旋转到AC,使AC生,无论翻动多少次,杯口朝上的都是奇数不是偶∥BC时,度量BAC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数,所以无论翻动多少次都是不可能杯口全部朝下(笔者以下称“转角实验”)的,这才

6、将本问题勉强解决了。究其原因,这是教师、学生看不清问题而造成的。二、矫正方法1.数学实验要在价值立意上作设计BCC1422C3数学实验的价值立意必须是建立在数学思维图3活动之上,如果离开了数学思维,将实验定位在按“拼角实验”主要是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提供的实验程序进行机械的操作,那只能算是一个由拼角实验的启发,得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辅助简单的技术活动,这样的活动只有动手没有动脑,线。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开发出实验的发现价已偏离数学的轨道,失去了数学味道,在数学教学值,实验结束后,没有将研究的价值从拼角的过程上就没有意义了。中迁移到论证的辅助线的作法上来,这样就丧失了要凸显数学实验的教育

7、价值,必须让其既具有这个实验的教学价值。科学实验的一般立意,又具有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同样,在“转角实验”中,其价值一是用“控制变魅力。即让数学实验也遵循科学实验“目的——实量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即控制三角形中的验——猜想——论证——结论”的一般规律。基于一个内角B不变,通过变化/BAC、LACB的大这样的认识,可以对文中提及的“等腰三角形的性小,发现BAC与ACB的和不变,进而得到三角质”的教学素材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